“超人”母女花闪亮考场
当日,在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学考场前,不少考生和家长不到7点便守候在了这里。一对身穿超人T恤的母女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女儿安娜笑容满面,一点也看不出考前的紧张。而刚刚从乌兰察布市赶回来陪女儿考试的父亲却是一脸的严肃,不时看看时间,怕把女儿的考试耽误了。安娜的妈妈告诉记者:“我昨天晚上紧张的只睡了一个小时,现在我满嘴起泡。”不一会儿安娜见到了自己的同学便高兴地和同学聊天去了,她的妈妈见到女儿一点都不紧张对记者说:“她不紧张就行,今天上午考语文,这是她的强项,争取来个开门红。”
安娜的妈妈说:“我们家是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的,从中学开始我们就把安娜送到了呼和浩特市秋实中学,她就自己一个人住校,随后考上了呼和浩特市二中,高三时我放弃了工作,专门来这里照顾她的饮食起居。”
对于为什么母女穿一样的超人T恤时,安娜有些腼腆地说:“也没什么特别的意义,就是舒服一些。”
八旬老人关注高考十余年
“当年,我们家的外孙女高考时,就是我送她到考场的,现在孩子们都已学业有成,可我却养成了观摩高考现场的习惯。”家住呼和浩特市金桥开发区的罗立文老人笑着说。不到7点半,82岁的罗立文装上纸笔、带上草帽、夹上马扎,赶到十八中北门考点处。他不是考生家长,只为细细地研究一年一度的高考现场。
1952年,罗立文参加高考,顺利考入东北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首府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来研究教育改革,关注教育调研的他退休后养成了观摩高考现场的独特爱好。“你看,今年十八中考点只挂了一条横幅,和去年比,语言简练不少。我记得去年挂了两条。”罗立文老人慢条斯理地说着自己观看多年高考现场的体会与心得。他告诉记者,高考现场往往凝聚人生百态,人情冷暖。为每次的高考条幅做笔记成了老人多年来的习惯,陪伴考生度过人生中难忘的时光,倾听孩子们考试后的只言片语让老人乐此不疲。老人说:“我虽然不是考生家长,但我比考生家长来得都早,参与高考、关注高考是我多年来最大的乐趣。”
爱心接力:马轩顺利参加高考
“虽然我的身世悲凉,可在我的成长中得到了不少好心人的相助,我是幸福的。我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对得起帮助过我的人……6月7日,刚刚参加完上午的语文考试,呼和浩特市第九中学高三年级文一班的马轩认真地对记者说。连日来,马轩被浓浓爱意包围着,他想通过自己的正常发挥,取得好成绩。
5月20日,本报以《岁月流转马轩心中的那个家》为题,对马轩十几年来在3个不同的家庭成长的故事进行了报道。报道刊发后,很多爱心人士致电本报想帮助马轩顺利参加高考,有的表示高考期间可以提供住处,有的愿意开车接送……
今年84岁的离休干部张景樵得知马轩的情况后,第一时间与记者取得联系,要主动帮马轩在考点十八中附近租宾馆。5月29日,张景樵老人在离十八中500米左右的呼伦南路上找到了嘉悦宾馆,“虽然门前正在修路,但是坐轮椅去也就20分钟。”高考前两天,张景樵又与记者联系,惦记马轩怎么来市里。当得知记者安排了爱心服务车时,老人才放心。6月6日15时,老人得知马轩已经来到其大爷张启光家,可是爱心服务车临时有事,不能送马轩到宾馆。张景樵又主动联系本报记者牟野,看能不能开私家车接一下马轩。于是,牟野从金桥开发区出发,接上张景樵一路打听来到位于海西路附近的张启光家,下雨加上修路,来回走了近3个小时,才把马轩安顿好。中间,还到十八中看了考点。考虑到马轩这几天要补充营养,张景樵又留下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