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穿警服持警官证 承诺包过驾考 这个“黄牛”胆儿肥
内蒙古新闻网  13-06-24 10:31 打印本页 来源: 呼和浩特晚报  
 

  6月10日,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直属四中队侦查员在工作中获得线索,一名自称是警察的男子以给多人“包过”驾照考试科目三为由从多名驾校学员手中拿走大量现金以及驾考档案。考虑到该男子有冒充警察招摇撞骗的嫌疑后,侦查员立即对这起案件展开调查。

  10日上午,经侦查员的多方联系,我市一家驾校的学员麻女士第一个走进了刑警四中队报案。“我怀疑自己是上当受骗了,从我手中骗走2500元现金的男子叫范艳伟(化名),此人自称是公安民警,承诺帮我顺利通过驾驶员科三考试,可是,我的驾考档案被他拿走快半年了,不但考试的事没着落,就连我的驾考档案也拿不回来了…… ”麻女士非常气愤地说。

  经过受害人的描述,民警了解到,早在2012年年底,闻讯驾照考试即将改革后,刚刚考过科目二的麻女士与其他几名同一驾校的学员前往机动车驾驶员考试中心询问情况。当得知科目三考试预约需要一段时间后,麻女士等人失望地走出考试中心。就当几人徒步到考试中心大门口时,遇到了一位身着警服的陌生中年男子,该男子主动搭讪与麻女士等人聊起考科目三的相关事宜,同时还亮出了揣在身上的警官证,拍着胸脯说:“我就是这里的工作人员,我帮你们约考科三,包过价2500元。”随后,该男子告诉麻女士等人他名叫范艳伟,还将其手机号码留给麻女士,称需要找其预约并过科三尽管打电话。

  一心想要尽快拿到驾照的麻女士在前思后想几天之后,虽然对这名叫范艳伟的陌生男子所言持有怀疑态度,但还是拨通其电话号码。“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办公室全体民警祝您全家幸福万事如意……”听到手机中传出的这段彩铃时,麻女士顿时对范艳伟是公安民警一说深信不疑,电话中,麻女士当即决定让范艳伟帮助她通过科三考试。就这样,麻女士与另外几名学员分别将2500元现金交到了范艳伟手中,然后就开始等待好消息。然而,一等就是半年,期间麻女士等人多次催促,但范艳伟都是一拖再拖,到后来索性连电话都不接了。眼看着其他循规蹈矩认真练车的其他学员都纷纷拿到了驾照,麻女士开始意识到自己有可能上当受骗了。然而,当麻女士再给范艳伟打去电话追问情况时,对方却态度强硬:“我就是公安系统的,谁敢去报警闹事,我就先把谁抓起来…… ”

  在认真研究了麻女士的报案材料之后,感觉到其中定有蹊跷的四中队侦查员立即对这起案件展开了立案侦查。同时,对受害人口中描述的犯罪嫌疑人范艳伟展开了暗中调查。

  根据受害人提供的犯罪嫌疑人范艳伟自称是公安民警,手机彩铃自报家门是“刑警大队”这一情况,侦查员首先对其身份进行了暗中调查。调查结果不出民警所料,不论是机动车驾驶员考试中心、车管所还是市公安局的各个刑警队,在全市公安队伍中根本没有叫范艳伟的工作人员,公安系统内也没有给民警的手机号码设置过这样的彩铃。至此,四中队侦查员确定了范艳伟冒充公安民警的违法事实,于是,将其列为嫌疑人在其经常出现和活动的地带秘密布控,展开抓捕行动。

  6月9日,就在抓捕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受害人也前往刑警四中队报案,称遭到了范艳伟的诈骗。原来,就在半年前,受害人麻女士等人将2500元钱和考试档案交给犯罪嫌疑人范艳伟之后,满怀希望地等待过程中,麻女士等人身边的其他个别待考学员也抱着对范艳伟是公安民警这一特殊身份深信不疑而决定求其帮忙通过科目三考试。就这样,主动把钱给范艳伟“送上门”来的受害人越来越多。所以,得知范艳伟并非公安民警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后,其他的受害人也纷纷前往四中队报警。

  6月10日,侦查员根据受害人提供的电话号码,终于联系到了犯罪嫌疑人范艳伟,当电话接通之后,民警佯装成待考的某驾校学员向其询问帮助通过科三考试的事宜。一听来了生意,电话中的范艳伟表现得很兴奋,一口答应下来可以“帮忙”后,便与民警约定了见面时间和地点。6月10日下午,当民警如约前往市车管所时,范艳伟正在车管所大门外“招揽生意”。原来,范艳伟就是一个长期在车管所附近“招揽生意”的“黄牛”。随即被警方当场抓获。

  该犯罪嫌疑人原本就是从事违法活动的“黄牛”,其行为破坏公共办事场所秩序,损害办事人员的利益。后来为了取信于受害人,多次冒充人民警察,充分利用受害人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对人民警察的充分信任,以“为受害人通过驾照考试的方式”骗取多人钱财,其行为严重损害且破坏了国家机关的威信,践踏了国家机关的形象,此案的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对人民警察的形象造成了极大损害。鉴于此,警方以犯罪嫌疑人涉嫌冒充警察招摇撞骗为由,依法对其刑事拘留。据办案民警介绍,下一步警方将对犯罪嫌疑人涉嫌冒充警察招摇撞骗向新城区人民检察院提请批准逮捕。

  6月21日上午,记者再次从新城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直属四中队获悉,在犯罪嫌疑人落入法网之后,还相继有受害人前往公安机关报警,称遭到其冒充警察或者充当“黄牛”行骗。“希望广大市民和驾校学员能够正确认识和面对驾驶员考试,通过认真练习、掌握技能后通过正当途径获取驾照,切莫心存侥幸,听信走后门等旁门左道之说,在对自己负责的同时,避免上当受骗。

  另外,民警提醒广大市民,有遭遇类似诈骗请尽快前往新城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直属四中队报警。

  在被带回刑警四中队接受调查审讯过程中,范艳伟拒不承认冒充警察招摇撞骗的犯罪事实,甚至也否认了自己的“黄牛”身份。而将自己说成了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心人。“我就是热心肠,给大家帮帮忙。”

  经过调查审讯,犯罪嫌疑人并没有隐瞒自己真实姓名,为我市周边旗县无业人员。在随后对其住所搜查过程中,警方收缴警服一套、手铐一把。对于这些骗取受害人信任的“作案工具”,犯罪嫌疑人也是坚决抵赖,称这些都是为了辟邪从小店购买后放在家中镇宅之物。而对于其手机上呼和浩特公安局刑警大队的彩铃,犯罪嫌疑人更是狡辩称不知如何而来:“我在小话吧办理这张手机卡后,手机一开通就有这样的彩铃。”但对于从哪一家话吧办理的手机卡,犯罪嫌疑人却交代不出来。在随后的调查审讯过程中,面对多名犯罪嫌疑人的指控,自知难圆其说更是难逃法律制裁的犯罪嫌疑人最终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开始交代犯罪事实。

  据办案民警介绍,犯罪嫌疑人称几年前,其陪同朋友前往车管所办事时,遇到“黄牛”后感觉这一行业来钱快,便动起了歪脑筋,从2012年下半年之后,开始在车管所附近当起了“黄牛”。因为感觉很难得到他人的信任,便想到冒充警察以此来获取更多受害人的信任。

  据其交代,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以包过科三之名先后从30多名受害人手中分别骗取2500元左右的现金。而警方调查发现,犯罪嫌疑人从受害人手中骗走钱财之后,因为无法兑现承诺,便找出各种理由一再推拖,实在拖不下去就拒接电话玩失踪,要么就恐吓受害人。还有的时候,犯罪嫌疑人侥幸通过正常途径排队帮助受害人预约到了考试机会,便以此向其他受害人吹嘘,一方面为了稳住众多受害人,另一方面也为了招揽更多的“生意”。可事实上,并没有走后门或者暗箱操作之说。(记者安娜)

[责任编辑 范悦怡 ]

田间学校
内蒙古进入旅游旺季
小药箱承载“大卫...
关注留守儿童
户外休闲活动成为...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夏季里的滑雪赛
走进美丽的巴丹吉林沙漠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