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专题  >  尽责圆梦  >  权威解读   
微博
Qzone
【尽责圆梦】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选择
 

相关链接

中国梦的胸怀与情怀

范玉刚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以来,实现中国梦就成了全体中国人的愿望。说到底,中国梦既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追求幸福和美好生活的梦。两个维度的统一,就把中国梦的愿景是具有感召力的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中国梦实现的起点是现实中每个人共享美好生活的幸福感关联起来。因此,对中国梦的领悟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基础资源与文化土壤

  ——中国梦实现的传统文化基础:和合文化的再阐释

  从中国历史上看,和合文化是支撑中国传统社会超稳定结构的文化土壤。正是在和合文化的基础上,提炼出了中国传统社会一以贯之的核心价值观“仁、义、礼、智、信”,可以说,正是这种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在社会民众心理上树立起对于共同道德信念的权威感和归属感,成为斯时人们普遍认同的人之为人的根本原则,从而一直稳固地延续下来,直到中国社会迈入现代化进程,开启了整个社会的现代转型和文化转向。

  从价值导向上看,“和而不同”是和合文化的主导价值取向。和与同的区别在于“和”承认差异性,“同”只是同类项的叠加。“和而不同”的哲学智慧成就了中华文明的辉煌,形成了“和而不同”的社会主流文化心态,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今天,中国梦的实现仍离不开对和合文化的汲取,以及和合文化对现代人心灵的滋润。在“文化全球多元化”的语境下,培育“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有助于形成人对世界发展的清醒认识。和合文化作为被激活的文化传统,已与中国当代社会生活相融合形成主流文化内涵的一部分,其中蕴涵的某些价值观,如友善、和睦、和平、和谐、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等等,成为支撑中国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资源和文化土壤。但是,不论过去如何辉煌,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不能一味回归“过去”,而是要多维度地认识文化传统的内核,努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真正汲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新的文化观与新的发展观

  ——中国梦实现的现代文化支撑:时代内涵及其人文价值与情怀

  在中国融入近现代世界的大潮中,无数仁人志士为着民族的振兴付出了生命和鲜血,历经磨难、矢志不渝,终于迎来了政治独立、经济崛起,同时也铸就了现代中国新文化的恢宏气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可以说,中国梦离每个普通中国人并不远,只要心系中华、胸怀祖国、自立自强,依靠自身的力量都有可能过上美好的生活。

  从现代性视野看,不只是当代中国处于伟大复兴的历史拐点,在共时态的语境下,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都需要转型——一种新的文明时代的到来。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伟大的“两问”: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种时代强音有着宏大的历史感、宏阔的人类文明视野和深邃的理论洞察力。在此深厚人文情怀的眷注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感召,作为一种现代文化价值观,成为今天“五位一体”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核,这是一种新的文化观,也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它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现实基础。它虽有着高远的价值指向,却把目光落在生活中每一个人的幸福感上。

  “中国向度”和“世界向度”

  ——中国梦的实现要有开放的胸怀:在中国全面崛起的进程中,作为异质文化的“他者”必须进入民族伟大复兴的视野,成为我们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参照系

  所谓参照不是对立面,而是在全球化平台上我们与“他者”的文化共荣共在,中国文化与世界文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新质文化的刺激、互动,中国梦的实现就是一句梦呓。邓小平同志强调要善于从“全人类的高度”去观察和解决问题,把“中国向度”和“世界向度”统一起来,重视吸收和借鉴世界文明的积极成果,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创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化拓展。因此,中国梦的实现要立足当代中国实践,既继承优秀传统,更要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在有判断力和勇气“拿来”的同时,也要坚持文化“走出去”。在全球化语境下,只有克服全球化进程中的危机和挑战以及遭遇的困境,才是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内涵。和而不同,共同发展,建构一个和谐的现代社会,要以这样的文化心态作基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

  ——中国梦的实现不能缺失主体意志: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

  梦由人所创造,中国梦的最好载体是有生命力的鲜活的人,是带血的搏动着的心。中国梦的实现尤其离不开这个特殊的群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引领者、组织者,同时也是积极建设者的中国共产党。这是一个有着神圣使命感和文化担当的群体,有着超越性的价值取向,她以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因此,中国梦的实现不仅要落在外向度的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上,更要落在内向度的对人类精神境界的眷注上。这种眷注要求中国共产党人要勇于担当历史使命和责任,特别是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中要在文化上回答:我们是谁?什么是社会的主流精神和核心价值诉求?在使命担当中,必先立乎其大者,明晰人类社会发展中最根本的灵魂性的东西,否则只会跑偏或舍本逐末。在凝聚社会共识和力量的动员中,中国梦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而又通俗化的表述,有利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融入每一个有作为的寻常百姓的日常践履中,从而使之转化为每一个有文化素养的现代公民坚守的信念,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实现梦想的引力。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 赵文萃]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端午粽飘香
练舞技
清风雅韵扇面展
回民干娘
芍药绽放 花海和林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端午赛龙舟
老牛湾的颜值提升了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专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