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能源产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在节能低碳、建设“美丽中国”的今天更加引起各方关注。业内人士指出,由于能源产业对于环境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产业,从长远来看非常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能源产业结构势在必行。要促使资源从资源密集和重污染产业流向节约型、高效型产业,特别是低污染高产出的高新技术产业,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张玉立撰文认为,我区的能源技术与过去相比虽然已经取得很大进步,但与国内整体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许多大型煤矿综合采掘装备、煤炭液化技术核心装备需要引进,目前尚不能自主设计制造,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替代能源等技术的开发相对滞后,节能降耗、污染治理等技术的应用也还不广泛,而这一切归根到底都是由于创新乏力。技术创新是内蒙古能源企业当前所面临的一大挑战,这一挑战也促使内蒙古能源产业结构必须转型。
那么,内蒙古能源产业结构应该如何调整?
朱晓俊认为,促进煤炭资源集约化、规模化、清洁化开发利用,加快发展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是“把内蒙古建成保障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实现自治区能源、经济及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内蒙古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于光军认为,内蒙古能源产业结构调整有三个基本方向。一是进一步巩固能源生产对周边区域的供给能力,并将供给范围逐步扩大;二是提高自治区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全球经济增长减缓,资源、环境保护力度加大,资源在产品中所占成本有所提高的趋势下,保持产能并发展壮大;三是巩固产业效益,使其能够保持对内蒙古社会经济发展、公共财政收入的贡献率。
“这三个基本方向,涵盖了自治区能源产业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的基本内涵。”于光军说。
【热点问题】内蒙古能源产业结构怎么调?
调整产业结构,把清洁能源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着力点,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对于内蒙古来说时不我待。它不仅仅是自治区能源供应方式和发展方式的自我转变,更具有调整我国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保障能力的重大战略意义。
对于“一煤独大”产业结构特征显著的内蒙古来说,转变煤炭发展方式是调整能源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之举。自治区经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我区正加紧推进煤炭清洁生产基地建设。按照“一个矿区由一个主体开发”的总要求,规范煤炭开发秩序,调控建设总规模和进度,稳定煤炭市场。经过努力,力争建成东胜、准格尔、锡林郭勒中西部、呼伦贝尔等4个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力争建成鄂尔多斯上海庙、呼吉尔特等6个5000万吨级煤炭生产基地。力争到2017年,全区全部煤矿100%实现机械化开采,井工矿回采率达到70%以上、露天矿回采率达到95%以上,原煤洗选率达到70%以上,以推进煤炭高效清洁生产,提高机械化开采水平。
加快煤电用一体化建设。以“延链、扩链、补链”为手段,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煤炭—电力—冶金、煤炭—电力—多晶硅—光伏制造、煤炭—电力—稀土新材料等“煤电用”一体化产业链,提高能源就地加工转化水平,加快能源密集型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与此同时,建立煤炭开采长效保护机制。合理安排煤炭项目的开发和建设,研究制定绿化和生态治理的长效机制,逐步实现煤炭绿色开采,在资金、技术、制度上予以保障。
朱晓俊认为,转变内蒙古能源产业结构,除了做好煤炭清洁生产的文章外,应加强清洁电力生产基地、优势新能源产业以及电网和能源外送通道等建设。
第一、以大型煤田为依托,建设一批向华北、东北、华东、华中等地区送电的大型煤电一体化火电基地。采用先进的环保、节水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依托科技进步,全部采用空冷机组、高度节煤、节水和废水循环利用等先进技术,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节约水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第二、积极发展优势新能源产业。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建设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打造国家光伏产业基地。重点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一批兆瓦级并网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第三、加快电网和能源外送通道的建设。内蒙古清洁能源服务全国和首都等重点地区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能源外送通道的短板能否补齐,特别是风电等新能源对大电网吸纳的要求更加迫切。需要从国家层面统筹安排煤转电、煤转气、煤转油、煤化工的产能,以及外送电线路、油气管道、铁路运输等通道建设。
于光军认为,内蒙古能源产业结构调整应从能源产业自身的产业升级换代,与上下游产业、关联产业协同发展,产业在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布局入手。其中,产业协同发展是在产业组织上推进“煤、电、铝”、“煤、电、生物发酵”、“煤、煤化工”等纵向一体化发展,同时促进能源产业与装备制造、维修维护等关联产业之间的带动。布局调整要适应重大转折期的发展趋势,依托中心城区,以资源富集区为重点,消减分散布局带来的种种制约,以形成产业优势。
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自治区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内蒙古将紧紧抓住国家优化产业布局、调整能源供应结构等带来的发展机遇,加快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把内蒙古建成保障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