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经济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8337”理论思考】新形势下如何看待内蒙古经济走势?
 

  3、经济增长面临的新环境和新变化

  国内经济增速处于“换挡”期。自2011年四季度以来,我国经济增速呈现波动回落态势,今年上半年经济延续下行趋势,同比增长7.6%,较上年同期和今年一季度分别下降0.2个和0.15个百分点。当前的经济走势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正处在由高速向中速转换的“换挡”期。经济下行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因素,但更多是结构性因素所致,既是短期经济波动的表现,更是中长期经济增长趋势的反映。一方面,支撑以往两位数高增长的劳动力、土地、资源环境等低成本优势逐步消失,加之,世界经济格局进入全面调整期,全球经济增长低迷导致的外需增速放缓影响我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另一方面,长期以投资驱动为主导的经济模式即将结束,但向消费驱动型经济转型之路依旧漫长。另外,受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影响,经济起飞阶段总量小,经济增速相对偏高,而随着经济总量的加大,经济增速难以保持高增长。反观我区经济增长,我区经济周期性变化规律和全国基本一致,经济下行阶段滞后于全国3-6个月,经济上行时期与全国基本同步。受国家增速放缓、市场需求疲软以及自身结构性失衡等因素制约,我区经济增速也将回归到10%的增长区间。

  宏观经济政策趋向成熟。随着增长趋势放缓成为我国经济的“新常态”,经济发展由追求较快增长转入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升,进入寻找新的增长平衡阶段,政策重点逐步从短期稳增长,向中长期调结构、促改革转变。国际经验表明,受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影响,经济增速“换挡期”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因此,宏观经济政策更强调“稳”字当头,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使经济运行保持在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与防范通货膨胀的“上限”的合理区间内。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努力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稳中有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统筹考虑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促改革,形成科学的宏观政策框架,以实现增长阶段的平稳转换。从我区来看,转方式、调结构步伐的加快,对我区长期以来传统能源类投资扩大再生产的增长模式造成冲击,但从长远考虑,有利于我区利用市场倒逼机制,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同时,稳定宏观、放活微观、托底民生等一系列政策举措,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场信心,有助于经济回暖,进而带动我区经济尽早筑底回稳。

  改革红利逐步释放。面对经济增速放缓,既要把握解决短期经济稳增长问题,还要兼顾经济中长期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形成新的增长点和比较优势,为长远发展垫底子。这就要求从微观政策发力,通过“放水养鱼”释放微观主体的活力,只有创造一切条件让鱼“游”得更欢,“活”得更好,才能保证整个经济“肌体”少生病、不生病乃至健康向上。目前,中央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向市场放权、为企业松绑,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通过深化改革,逐步放活微观政策,释放改革红利。改革与发展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增强我区经济增长活力,突破经济增长的瓶颈制约,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

  生产和需求市场趋于回稳。截至6月份,国内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购进价格分别连续16个月、13个月同比下降,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黑色金属、燃料动力、有色、化工等重工业品跌幅较大,表明国内需求仍显偏弱,投资品市场面临较大去库存压力。且国家重点调度的120种工业产品中,产量增长面仅为67.5%,钢铁、水泥、化工、电解铝、光伏等我区主要工业品产能过剩依旧严重,去库存、去产能过程进一步压缩了市场需求。市场需求面的持续低迷将导致我区投资品产销空间受限,主要工业品价格回升动力不强,进而影响工业增长动力。但随着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贯彻落实,“五大基地”的建设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一定程度上将放大区内投资品市场规模,加快去库存化进程,消化过剩产能。而且随着国内货币政策的结构性调整也将给投资品市场带来新的需求空间。经过前期的“去杠杆化”,目前煤炭、钢材、有色等投资品价格水分已经接近全部挤出,反弹动力在积聚。值得关注的是,货币政策将激活货币存量,引导货币流向实体经济,有利于改善能源、钢材等我区主要投资品的下游需求,有利于我区投资品市场需求呈现中速回稳。

[责任编辑 李珍 ]

河套八月好风光
河套蜜瓜今年销路好
首届鄂尔多斯婚礼...
敖包村里的故事
传承好来宝 唱响中...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中国蒙古族服装服饰邀请赛开幕
军训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