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包头晴
采访地点:三官庙社区先明窑40号院
走进40号院时,刘艳霞和母亲高桂芳正一起收拾着行李。一个橘色外壳的小电视和废报纸堆在房门口,屋里的炕上有几个小包裹。见我们来,高桂芳忙摘掉头上裹的毛巾说:“啊呀,我们马上就收拾好了,就是有几件东西还没定好谁要呢。”
老式缝纫机、一个黑铁皮做成的大蒸笼、墙上的老照片,这是高桂芳的孩子们在这次拆迁中“争抢”的东西。高桂芳今年66岁,老家在山西省河津县西关村,结婚后随丈夫刘茂伟来到包头生活。一个大玻璃相框里,十几张黑白照片依次排开。高桂芳说:“我们两家一个村,他没了父母时年纪还小,就来包头和三姑一家生活。回老家订婚时,我们就想着以后可以调回去,没想到,一来就是一辈子。”
高桂芳仍准确地记着搬到这个院的时间:“1969年阴历3月14日住进来的。当时,这房子让我心里一亮,生活能好些了。没想到,我才38岁时,丈夫就去世了,一个人拉扯3个娃娃,真艰难。全靠一个人缝衣服挣钱维持生活,这次搬家,孩子们说,缝纫机、做馒头的铁皮蒸笼可不能丢,妈妈辛苦养活他们的见证。”
家里没了顶梁柱,高桂芳用“熬盼”来形容自己的日子:“一步也不敢慢。姑娘念完高中就不读书了,要和我一起缝衣服挣钱养活弟弟。熬着熬着,儿子们都成了大学生,房子小,也娶了两个媳妇儿。”
说起这次拆迁,高桂芳就感慨:“赶上好政策,两个儿子和我商量说要房的话,就把房过户到姐姐的名下,可闺女也不要房子,互相推来推去。最后大伙儿决定要钱,把钱都交给我,由我支配。”
说这话时,刘艳霞将两个大相框从屋内拿到院里的桌上,她的手摩挲着照片,眼泪扑落落地直掉:“不容易的日子都过去了,我们过得都挺好,就争点这些老物件,给过去留点念想吧。”(记者 郎俊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