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走过达拉特,无论是沿河的沃野平畴,还是梁外的沟沟峁峁,甚至是库布其沙漠腹地,到处可见植绿人忙碌的身影和一条条扮靓家园的绿带。人工造林109.38万亩、飞播造林68.5万亩、封沙育林24.9万亩,27.55%的森林覆盖度、78.8%的植被覆盖度。2012年,达拉特人再次创下新的绿色记录。
带着欣慰走进绿色,也就走进了达拉特人植绿的历史。
上世纪80年代以前,位于库布其沙漠边缘的中和西镇官井村,曾是沙海漫漫、环境恶劣,一度出现“沙进人退”“沙逼人迁”的现象。当时沙区流传着“沙上房顶住不成,十年种田九年空,家家户户逃外村,黄沙漫漫无人踪”的民谣。而如今,驱车行进在治沙区,800亩绿海望不到边,杨树长势喜人,沙柳、沙枣树随风舞动,许许多多无名小草也把根深深扎下,誓要与风沙抗衡。
“因为环境恶劣,个别年份树的成活率不高,但咱们就这样反复地种,从‘三北’工程实施到现在,成效十分明显。绿色为我们挡住了风沙,守住了生存与发展的命脉。”陪“三北”四期、五期工程一路走来的旗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副站长刘洋,因为长期在野外作业,脸被吹得黝黑。
回忆起治沙初期植树的情景,官井村前任支书杨俊英感慨万千,他顺手划出一道弧线:“这里全是明沙,一苗草都不长,刚开始成活率很低。就这样种了一茬又一茬,到现在10万亩沙柳……不容易呀。”看着一排排高及屋顶的沙柳和茁壮成长的杨树,杨俊英甚是欣慰,“现在我们村已经实现了沙退人进,林地向沙漠推进大约5里。刮得是清风。”问到树给他们带来的效益,杨俊英面露喜色:“过去村民种树要到沿河甚至杭锦旗买树苗,如今三年平茬下来的沙柳都可以做树苗,村里人不光自己种,还靠卖树苗赚了大钱,去年村民裴飞小光卖沙柳苗条一项就收入7万多元,今年三四月,全村沙柳苗木销售数量共计500多万株,仅此一项就为村民创收75万多元。”
这片林区的变化,只是达旗“三北”防护林工程的一个缩影。从2006年至2012年,达旗“三北”防护林工程累计完成人工造林7.5万亩,封沙育林1.4万亩。昔日明沙梁而今不但成了阻挡风沙、守家护园的绿色屏障,而且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