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五原县修葺抗日烈士陵园当年各界捐款110多万元
 

  1940年3月20日,抗日名将傅作义率部35军及其友军,伏击日寇,打响五原战役;22日下午,失地光复,战事惨烈,战果辉煌,史称“五原大捷”。679名将士为国献身,长眠塞北,傅作义为了缅怀英烈,当年即建了抗日烈士墓。1942年,依照民众意愿,绥远省政府拨专款对烈士公墓进行了修缮,增建了烈士灵堂、纪念碑各一座。后因年久失护,原址成一片废墟。

牌楼。张荣 摄

  为缅怀先烈,教育后人,由五原县政府发起,于2005年9月18日在原址恢复修葺五原抗日烈士陵园,从而启动了五原县整个历史文化再现工程,受到各方各界人士的广泛赞同和支持。至2007年8月15日竣工,总投资670万元。而此经费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为县财政拨款;一为争取上级部门项目资金;一为社会各单位与个人的捐款。据统计,截至2007年4月3日纪念碑揭牌仪式,先后有8万余人为烈士陵园修葺捐110多万元。

  在各方的支持下,纪念碑、牌楼、纪念墙静立,墓群安然,左右纪念展厅历史详述,傅作义骑马铜像威仪堂堂,广场和通往陵园的公路平坦、树木成荫。

  位于五原隆兴昌镇北郊的抗日烈士陵园,掩映在树木间,安然、平和、肃寂。陵园呈正方形,占地100亩,679位为国英勇捐躯的将士长眠其处。

  仿古式牌楼位居陵园正南端,青砖、琉璃瓦脊顶,上方镶贴草白玉,正中刻有醒目大字———“五原抗日烈士陵园”。视线延伸,纪念碑高耸于牌楼正北方。碑与牌楼之间是广场,左侧建有功德碑,右侧建有陵园赋碑。纪念碑由基座、碑座、碑身组成,碑身呈三面椎体建筑,似三把利剑。碑顶为孔雀蓝琉璃瓦脊顶,碑中心镶贴汉白玉,镌刻着傅作义题写的“五原抗日烈士纪念碑”九个大字。苍穹之下,纪念碑静立,人们惟仰望之、慨叹之。

纪念碑。张荣 摄

  纪念碑正北处为纪念墙,一面将“五原大捷”之事尽书其上,一面是“为祖国为人民流最后一滴血”的全体抗日烈士的铭录。纪念墙往北20米处为烈士墓群,墓群共25排、28行,行列有序,坐落有致。墓群后中央设有尾碑。

  五原抗日烈士陵园,建筑庄严肃穆,格调高雅。对“五原大捷”这段悲壮史诗的铭记,尽在陵园的每一处细节所体现。众所周知,对过往历史最好的保护与尊重,即是我们能善待并留存史迹,使后人能睹物有所思。

  从2005年陵园开始修缮以来,有社会各界群众前来参观祭祀;2006年10月9日,五原抗日烈士陵园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全区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成为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记者 夏虹 张荣)

[责任编辑 李珍 ]

新目标催人奋进
打盗抢 保民安
夕阳更红
克什克腾旗遭受暴...
内蒙古特色产品受...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踏上归途
药品有了“身份证”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