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自治区理论界在呼和浩特召开座谈会,深入学习研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与会学者高度评价了十八届三中全会,从理论创新和指导实践等方面交流学习心得、畅谈学习体会。现将部分发言予以摘编刊发,以飨读者。
改革的宏伟目标振奋人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必将进一步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改革的目标宏伟。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制度,国家治理包括了治党、治国、治军及发挥民众和社会组织的作用等广泛领域。改革的领域进一步拓展,程度进一步加深,层次进一步提升,目标更加宏伟。
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增强。全会提出要全面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体现了系统性;全面部署了六大领域15个方面的改革,体现了整体性;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并强调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这是对协同推进改革的重要保证。
改革的路径非常清晰。既有“时间表”,也有“路线图”。“时间表”就是到2020年,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决定性成果。“路线图”就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完善制度为保证,经济体制改革先行,上层建筑等其他方面改革及时跟进,由问题倒逼改革,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推进改革深化,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使各方面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在改革的操作上更积极、更稳妥。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做到4个坚持,即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解放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改革操作中必须遵循的重大原则。特别是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要服务发展、推动发展,胆子要大、步子要稳,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这些安排和设计,既使人看到了改革的光明前景,也令人对改革充满信心。(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 刘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