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声】
最希望得到尊重
“让我来帮助你。”和去年见到贺龙的时候一样,这是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作为志愿者队伍里的骨干成员,他每天几乎都和志愿工作有关。
“参加志愿活动越多,越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谈起自己的志愿工作经历,贺龙这样告诉记者。
“当志愿者,图的是啥?”大多数坚持参加志愿服务的人,都遇到过这样的问话。
“有时候,在志愿服务中,总会遭到一些人的白眼,其实,只要一句谢谢,表示对我们的认可,让我们知道自己获得了尊重,就会很满足。”大学生志愿者王刚的回答,代表了绝大多数志愿者的心声。
有一次,王刚和同学们在一比赛现场做服务工作,开场前,王刚上前招呼大家有序排队,“几个插队的市民对着我一顿臭骂……”王刚说,这样的经历,几乎每名志愿者都会遇到,而大多数的志愿者需要的,只是最简单的一句:谢谢。
在很多志愿者看来,志愿工作需要的是爱心,但是每个环节都有学问,是个技术活儿。贺龙告诉记者,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队伍中来,他们这些老队员很高兴,可怎样提高志愿者的自身修养,真正让每一次服务有效果,别让好心办坏事,却是需要重视的课题。
【回应】
培养专业的志愿者
采访中,一些专业志愿者表示,真正的志愿者是时时刻刻给大家传递善良和爱,不管有没有带财物,都能给予受助者心灵上的陪伴。
为了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志愿者队伍,近年来,我区一直在探索着。“比如开展志愿服务岗前学习培训,邀请专业机构的讲师团队对志愿者们进行素质拓展、志愿服务技能等方面的培训。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科学的、可行性较强的课程体系,也培养出一批专门的青年志愿服务讲师团队。”自治区团委副书记李中增说。
为了有效提升志愿服务层次,走出传统基础服务内容单调、形式单一的限制,他们还先后成立了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医疗志愿者服务队、抢险救灾服务队、大学生支教扫盲服务队、农村牧区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志愿服务队、违法犯罪青少年帮教服务队等专业志愿者队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
【观点】
摸索出一种良性发展方式
“多年来,我们在抓好常项服务活动的同时,积极拓宽渠道,不断开发新的工作项目,通过开展关爱农牧民工子女志愿服务、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绿色希望工程、社区志愿服务等项目化运作的方式,使志愿者工作走上了一条自身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李中增肯定地说,在关爱农牧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方面,我区各级团组织积极探索,通过建设“七彩课堂”、“七彩小屋”,让农牧民工子女与志愿服务组织结成了对子。截至目前,全区已经有977所农牧民工子女学校与基层团组织或志愿服务组织进行了结对,结对覆盖率实现了100%。依托“七彩小屋”,帮扶农牧民工子女242507人,募集爱心物资280余万元。
尤其在招募大型赛会志愿者工作上,李中增更加自信。他说,大型赛会志愿服务项目一直以来是我们志愿服务的品牌项目,继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招募选拔并圆满出色地完成志愿服务工作后,内蒙古青年志愿者协会又陆续组织志愿者参与了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要赛事的志愿服务工作。除此以外,包头、鄂尔多斯、锡林郭勒、乌海等地志愿者协会还先后承担了全国第十一届中学生运动会、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2011世界超级跑车锦标赛、2011年亚洲曲棍球冠军杯赛,几项大的赛事全区累计有2万余名志愿者在接待服务、信息提供、咨询服务、语言服务等32种岗位上,服务时数逾13万小时。
【成绩】
正能量不断扩大
像李强、王蒙、闫小曼、贺龙这样的志愿者在我区还有很多,他们都活跃在社区、农村,帮助需要的人。据统计,目前,数千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活跃在基层各地,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管理体系现已形成。全区各级青年志愿者协会已拥有70余万名注册者,200万人次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累积提供2亿小时志愿服务、“一助一”长期结对子达到149783对,累计建设志愿者服务站1012个、志愿者服务基地283个。
据了解,早在1996年,我区就成立了志愿者协会,逐渐形成了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网络体系,之后,建立一系列志愿者分会和基层志愿者工作站,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分级分类管理体制。20年来,我区在不断规范和完善志愿者招募和注册程序上下功夫,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发展模式。目前,全区在全面推行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上,制定出台了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通过互联网、服务站点、各协会等多种渠道,向志愿者开辟方便大家注册的快捷通道。下一步,各级青年志愿者组织还将拓宽招募渠道,推动内蒙古志愿者行动朝着制度化、机制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记者 李彦萱 李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