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生态建设 > 建设成果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奈曼旗:茫茫沙海打造别样美景
 

  沙地上建起的新城———奈曼旗大沁他拉镇一隅。

  日前,在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和CCTVB7农业节目联合主办的第五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上,奈曼旗靠沙吃沙、治沙用沙、开发沙地设施农业,打造沙地果树村、发展沙地经济林,摘得“魅力新农村十佳县市”荣誉称号。

  “沙化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62%,牧业退化,农业落后,工业欠发达,属国家级贫困旗。”这是人们对奈曼旗曾经的印象。近年来,沙海里的奈曼人迎难而上,牢固树立效益型生态、科技创新、合作共赢三个理念,以顽强的精神走出了一条沙边播绿、沙上兴业、沙里淘金的生态发展之路,用智慧和汗水书写出了“点沙成金”的壮美诗篇。

  沙地生态尽显“绿肥黄瘦”

  通过种树种草,治理沙地,绿化沙地,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筑牢经济发展的“生存线”。近年来,奈曼旗把生态建设作为发展的生命线,相继提出“两种三治”、“生态立旗”的基本策略,带领全旗人民汗洒黄沙,经历了艰苦卓绝的造林历程。先后规划实施了“5820”工程、“双百万亩”沙地综合治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商品用材林基地等林业建设工程。十年来累计完成人工造林合格面积212.5万亩,完成封山沙育林172.2万亩,飞播造林70.6万亩,人工种草保存面积35.6万亩,初步形成了多林种、多树种、乔灌草、带网片相结合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被国家列为“生态建设重点县”。如今的奈曼,黄沙渐退,绿色登场。该旗森林覆盖率达到30.2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成为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整体良性逆转的典范。在防沙治沙过程中,该旗探索创造了网格状防护林体系建设、生物圈沙地综合治理、家庭生态牧场治理、林草复合经营、沙地综合治理5种治沙模式,涌现出了“全国劳动模范”席宝力皋、“全国防沙治沙标兵”宝秀兰等一批治沙英雄。其中的“三深造林法”和“生物圈治沙模式”,已成为全国主推的造林治沙方法和模式。

  沙地农业彰显“瓜绿桃红”

  大力发展沙地种植、养殖业,加快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筑牢经济发展的“富民线”。在生态环境大幅好转的同时,奈曼旗开始向沙地要效益,大力发展沙地无籽西瓜、沙地果蔬、鲜桃、食用菌等沙地特色种植。目前,全旗沙地特色种植作物面积达95万亩,仅沙地西瓜一项就达10万亩,年产西瓜7亿斤,农民增收近2亿元,并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了“曼沙”商标。因地制宜发展果树基地6.5万亩,其中千亩果树专业村达18个。如今,该旗的设施鲜桃已走俏全国,沙

  地西瓜畅销港澳市场,沙地水果更是远销海外。充分利用沙地的光热条件,积极发展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等设施农业,破解气候和土壤对发展农业的桎梏,拓宽了农牧民增收途径。设施农业面积在6年时间里由0.7万亩发展到目前的5万亩。平均亩效益也由原来种植玉米、杂粮的五、六百元提高到一万多元。辽阔的沙地是特色养殖的理想场所,该旗已在沙地上规划建设养殖小区124个,家畜存栏达到283.7万头,家禽饲养量突破1000万只,梅花鹿、狐狸、山鸡、散养鸡等专业养殖日渐兴起,为农牧民增收拓展了广阔空间。该旗立足推进农牧业产业化,促进产、加、销一体化经营,重点发展了食品加工、粮油加工、羊绒皮草加工等龙头企业,通过市场化运作,把企业与农户紧密地联结起来,初步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引导,以专业合作社为中介,促进农民增收的新模式。目前,已培育各类产业化龙头企业31家,辐射带动农户2万余户。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 李珍 ]

秀才艺
呼市2013年国家临...
“神马”迎春
雪地上撒把野
中国特技灌篮公开...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内蒙古为贫困户免费送煤
距离国粹3米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