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下午,全区就业工作专题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自治区就业服务局局长王又红总结了2013年度的就业工作,同时对2014年的就业形势进行了研判。
王又红认为,2014年内蒙古的就业形势仍然严峻,就业任务十分艰巨,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一是全区城乡就业总量依然很大,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未彻底改变。从城镇来看,2014年,需要安置的高校毕业生预计高达16万人、中职院校毕业生近7万人,近20万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军队退伍人员需要安排就业,还有近20万机械增长的劳动力需要安置。2014年,全年需要就业的人员总数约在63万人左右。而我们吸纳就业的最大能力在40万人左右,供求缺口20万人以上。从农村牧区看,农牧区约有260万人需要转移就业。因此,2014年,全区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并没有彻底改变,总量压力持续存在。
二是全区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并将更加复杂。因为,随着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淘汰落后产能措施的落实,这将对就业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劳动力素质结构与产业转型升级就业岗位要求不适应的矛盾更加凸显,企业“招工难”与劳动者“求职难”长期并存。
三是受经济经济结构调整、落后产能淘汰、全国经济增速放缓等影响,企业、产业发展拉动就业等能力明显减弱,企业增岗、稳岗的力度不会太强。因此,如何减少失业、稳定就业成了2014年度就业工作的重大课题。
四是就业环境还需改善。随着住房、生活必需品等价格的上扬,城乡居民的CPI指数持续攀升,因此,劳动者对机会均等、同工同酬、安全稳定、工资增长、职位提升等就业环境有很高的期望,而实际状况却存在着差距。因此,用工制度的完善、劳动关系的监察是劳动者充分就业和体面劳动的有力保障。(记者 刘浩 通讯员 杨硕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