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晚,300多名身着民族服饰的蒙古族牧民和上百名汉族朋友齐聚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草原深处的太仆寺旗宝昌镇兴达小区广场,参加一年一度的“祭火”仪式。
“蒙古族的‘祭火’与中国很多地方的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小年’在同一天,它是蒙古民族最古老的祭祀活动之一。”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祭火协会会长额尔登巴特尔说。
仪式现场,一个腰缠三箍,且有四个支撑点的火架子架在火盆上,里面放着干柴,等待祭司点燃。人们围在火架子四周,兴奋地用蒙古语交流着什么。
20时许,身着蓝色蒙古袍、头戴羊毛毡帽的祭祀主持人用浑厚洪亮的嗓音诵读蒙古语祭词。据当地人翻译,祭词大意为:燧石为母,镰铁为父,榆木的生命,仁慈的火神,奉上满杯的美酒,奉上丰盛的祭品,祈求人丁兴旺,祈求五畜昌盛……
伴随着祭词,祭司手持火种,点燃火盆中的干柴,熊熊火焰照亮夜空,人们手持马奶酒瓶和奶桶,面带笑容,一边舞蹈,一边将美酒、鲜奶洒向火焰。
就在同一天,包括呼和浩特、鄂尔多斯等地在内的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聚集的地方,也在举行这一民族传统的祭火仪式。
额尔登巴特尔说,蒙古族认为火是纯洁的象征和神灵的化身,也是民族、部落和家庭的保护神,可以赐予人们幸福、安康、人丁兴旺。
近年来,不少蒙古族牧民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转变为在自家草场放牧或舍饲圈养,一些牧民还选择进城创业,住进城镇的高楼大厦,“祭火”活动很难再按照传统形式在自家屋内“点明火”举行仪式。
“为了保留这个文化习俗,4年前,我们住在宝昌镇的牧民自发成立了祭火协会,政府也给了一些资金和场地支持,鼓励我们在一些住宅小区广场、市政文化广场举办祭火仪式,每年都有数千人参加各地的祭火仪式。”额尔登巴特尔说。
牧民阿拉腾其其格抱着2岁的孩子观看祭火仪式。“我5年前搬到宝昌县做蒙古族服饰生意,本以为没有机会‘祭火’了,没想到这里4年前开始公共祭祀,没有丢掉我们的文化。”她说。
活动现场,不少身着蒙古族服装的年轻人拿着智能手机,记录仪式的一个个精彩瞬间。
“我要把这个场面发到微信朋友圈,让北京的同学看看蒙古族‘祭火’文化的魅力。”家住宝昌县、在中央民族大学读书的哈斯图雅说。(记者 于嘉 阿斯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