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 保障和改善民生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贫困嘎查的幸福新生活
内蒙古新闻网  14-02-20 17:44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自治区纪委监察厅帮扶兴安盟科右前旗察尔森镇沙力根嘎查巡礼

  宽阔平坦的通村水泥路车来车往,移民新区的家里装修声叮叮当当,整洁温馨的幸福院里笑声朗朗......这个冬天,科右前旗察尔森镇沙力根嘎查的喜事特别多,这里的变化,村民们感觉“多得说都说不完。”这变化从何而来?

  “要不是自治区纪委监察厅帮扶我们,哪有我们的今天?”沙力根嘎查书记白金刚给出了答案。

  自2011年4月自治区新一轮对口帮扶工作启动以来,自治区纪委监察厅把开展定点帮扶作为帮扶困难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先后协调资金2800多万元,紧紧围绕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贫困地区发展这条主线,在村民“最盼”上做文章,在村民“最急”上见真情,在村民“最需”上下功夫,使沙力根嘎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村民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

  科学制定帮扶工作规划,选派专职帮扶干部,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2011年,自治区纪检委监察厅开始帮扶沙力根嘎查,从此,首府呼和浩特与偏远的沙力根心手相连、情意相牵。沙力根的贫困状况,牵动着自治区领导的心,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张力亲自担任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下决心要让沙力根变个样。

  为了把帮扶工作做细、做实、做出成效,张力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工作汇报,并亲自到帮扶点走访调研,详细了解村民生产生活情况、致贫原因及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等,与科右前旗、察尔森镇党委领导、嘎查“两委”班子成员、村民代表进行座谈,集思广益,形成了一份既有短期目标、又有发展远景、凸显“一村一品”特色的《帮扶沙力根嘎查2011—2015年工作规划》。

  为抓好帮扶工作,自治区纪委监察厅每年指定两名干部分别挂职任科右前旗旗委副书记和察尔森镇党委副书记,按照《规划》要求协调落实帮扶工作项目。并要求机关40岁以下年轻干部轮流到沙力根嘎查驻村蹲点。两年来,共选派4名干部到基层挂职,9名干部到嘎查驻村蹲点。挂职和蹲点干部脚踏实地、尽职尽责,长期坚守在帮扶工作一线,察实情、办实事、解民忧,用实实在在的举动,把自治区纪委监察厅领导对困难群众的关怀落到实处。在此基础上,自治区纪委监察厅领导班子成员多次深入帮扶点,开展调研和慰问活动。3年来,自治区纪委监察厅先后有6名领导班子成员,4名厅级干部,16名处级及以下干部,多次到沙力根嘎查进行调研,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为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自治区纪委监察厅的真情实扶,受到了沙力根嘎查群众的欢迎。通过近距离的接触,使纪委监察厅的干部和村民的关系也“热”了起来。现在,看到纪委监察厅的干部进村,村民们就会热情地招呼,到了饭点,争相请到家里吃饭。他们是发自内心的感激,感谢自治区纪委监察厅为嘎查群众办了那么多实事、好事。

  从村民要求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在村民“最盼”上做文章

  2013年11月23日,记者驱车来到沙力根嘎查,在帮扶干部白晓宇的引领下来到了互助幸福院。院内干净整洁,老人们正在悠闲的散步。置身在这安逸祥和的氛围内,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幸福的味道。

  当记者推开院民白九月的家门时,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屋子宽敞明亮,衣柜、餐桌、橱柜件件都是新的。76岁的白九月老人正在和老伴边喝茶边看电视。当记者问起时,老人激动的说到:“生活用品都是现成的,我们拎包就入住了!孩子啊,我们做梦都没有想到,能有这么幸福的晚年!不但屋子里热乎,我们心里更热乎呀。”

  为解决在沙力根嘎查孤寡老人、留守老人的住房养老问题,2013年,自治区纪委监察厅学习借鉴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经验,整合民政、财政和危房改造资金,新建15户连体房屋,配套卫生室、休闲文化广场等设施,命名为互助幸福院。

  说起入住条件,村委会主任韩德喜说:“60岁以上的老人,生活能够自理,有入住意愿,由本人申请,经村委会研究决定报镇政府批准,再由本人及其赡养人与村委会签订协议后,即可入院,并且严格执行入院自愿,出院自由的制度。”

  在互助幸福院的制度栏中,记者看到这样一条规定“年龄小的、身体较好的要帮助年龄大的、身体条件较差的”。院长安宝龙说:“这就是幸福院体现出的互助之处,既符合农村牧区老年人居家养老的习惯,又可以使老人们相互帮助、共度晚年。”

  随后,记者又来到移民新村——“新海力森”。察尔森镇党委书记洪满堂意味深长地告诉记者:“新海力森在蒙古语中是榆树的意思,榆树的生命力十分顽强,饱受洪涝灾害的村民搬入新家园,取此名寓意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沙力根嘎查村口泄洪沟东侧的20多户村民,院落连年进水,房屋受损严重,居住危险,进出不便,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村民敖长顺向记者介绍:“以前一下雨,我家就遭水灾了,有的时候水从后窗进来从前窗出去,都上炕头了。”2013年,自治区纪委监察厅协调有关部门对22户村民实施了移民搬迁。目前,已有十多户村民搬入新居,其余村民也正在装修,即将入住。

  看到青花,她正忙着打扫屋子,屋里装修的十分时尚,厨房、卫生间、电视墙、地暖应有尽有,和城市中的新房俨然没什么区别。她高兴的告诉记者:“移民补助已经全部发放到手了,打算在这里开一家商店,在新房子里要让生活过的更加富裕。”

  在村委会办公室西侧的一趟平房,是新建的幼儿园。2013年7月,自治区纪委领导到沙力根嘎查调研时发现,原来的幼儿园门窗破旧、墙缝开裂,十分危险。经了解,得知该嘎查及周边适龄儿童多,入学远(距最近的公办幼儿园49公里),家长接送不便,寄宿儿童亲情缺失,陪读及入园费用支出昂贵,往返住宿、交通存在安全隐患。于是协调兴安盟教育经济促进会与兴安盟行署共同出资为嘎查新建一所300平方米的幼儿园。目前,幼儿园主体工程已经完工,预计于今年7月投入使用,可满足周边5个嘎查100名适龄儿童的入园需求。

  此外,自治区纪委监察厅十分关注弱势群体和贫困大学生。三年来,共慰问困难群众100多户,对新入学的8名贫困大学生给予资助。同时,积极协调危草房改造指标,使78户房屋年久失修、损坏严重的村民顺利搬入新居。

  一桩桩,一件件,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到了解决。无不体现着自治区纪委监察厅帮扶首要解决"三最"问题的帮扶理念;无不凝聚着自治区纪委监察厅对沙力根嘎查老百姓的关切之情、关爱之心。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维和官兵比武话别
踏雪闹元宵
保障节日供应
内蒙古团委送爱心
年味儿甜滋滋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马上驾到——元宵节主题活动”举行
元宵节文艺节目异彩纷呈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