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以来,全国出现了“单独二孩”新政启动的小高潮。截至目前,已有十余个省份正式实施“单独二孩”新政。此外,多数省份还推出了实施该政策的时间表。
计划生育政策提出时,初步定下了30年的执行时间,只执行一代人。不管人们对于计划生育评价如何,有一点不必怀疑——实施了三十年的计生政策,已经深刻重塑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家庭、我们身处的社会结构。
你为什么生二孩
对“失独”的恐惧、对日后养老问题的担忧、对孩子健康成长的考虑……这些都是选择生二孩的理由。
还没等到“单独二孩”的政策落地,王琼就已经怀上了第二个宝宝。这个32岁的妈妈早就有了生二孩的打算,和大多数打算生二孩的父母一样,王琼觉得大宝当了6年的独子,太孤单。“就是想给大宝生个妹妹或者弟弟,一方面可以让他学会担当和分享,一方面也有个伴,以后也不会觉得太孤独。”
计划生育政策促成了无数个“三口之家”。王琼认为,在这种超微型的家庭结构中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已经无从体验从前中国人非常熟悉的兄弟姐妹情感,甚至将丧失情感分享的能力。“我妈妈有7个兄弟姊妹,爸爸那边有8个兄弟姊妹,是个非常大的大家族。逢年过节,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很热闹,家里小孩子也多,大人根本不用管我们,小孩子们在一起玩得非常开心。”
王琼觉得,现在逢年过节,再也找不到当初大家族其乐融融的家庭气氛了。她想起了一个段子:“小女孩从幼儿园回来,问父亲:爸爸,老师今天教了‘哥哥’、‘姐姐’。哥哥、姐姐到底是什么人啊?父亲沉吟半晌,深吐了一口气,说:这是一个古老的物种,他们已经被计划生育消灭了。”
“这不是笑话,它不好笑,而是让人觉得悲凉。一个人独自长大,没有兄弟姐妹陪伴,长大后也是一个人,万一我们老了、走了,他连个可以商量的人都没有,想着就觉得凄凉。”没有兄弟姐妹的概念,没有感受过大家族的兴盛繁荣,不知道哥哥姐姐为何物……这是王琼对独生子女问题的担忧。
其实,生活还算富足的王琼没有考虑到另外一个问题:对于目前大多数独生子女来说,他们结婚之后,一对夫妇要赡养两个家庭的老人,这将成为人生不能承受之重。
“四二一”家庭结构的形成,作为生育率下降的显著后果之一,传统的家庭养老显然已不可能,而所谓的“社会化养老”,其实归根到底还是要靠足够的人口基数。如果未来没有足够的劳动力人口来缴纳社保费,年老体衰时,“足够的养老金”也只可能是梦想。
民政部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老年人口将突破2亿,2025年将突破3亿,2034年将突破4亿。养老情势不容乐观,目前社保金已出现巨大缺口,未来,这个缺口还要继续扩大。到时候独生子女不仅要抚养后代,还要承担两个家庭老人的赡养义务,肩上担子之重,可想而知。
促使王琼想生二宝的原因还有很多。她记得,大宝两三岁的时候,有一次走丢了,王琼和丈夫急得要命,发动了在昆明的所有人脉关系,朋友、同事、亲戚全部上街帮忙找孩子。“幸好最后孩子找到了,不然我肯定会崩溃的。”王琼的这次经历,让她短暂体会到了一个失独家庭的痛苦。
失去唯一的孩子,对一个家庭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相对于失独家庭的老无所依问题,单独二孩政策显然是一个务实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