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是国家的一项惠农惠牧新政策,是具有保障性、福利性的社会养老保险。健全农村牧区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迫切要求。我区农牧民人口居多,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牧民养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可从根本上解决农牧民“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问题,让广大农牧民更好地安享晚年。
全面开展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要从农村牧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标准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同时,个人和政府要合理分担责任,政府主导和农牧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广大农牧民积极、普遍参保。
“新农合给咱农牧民吃了定心丸”
“我们老两口1年领1800元养老金、1500多元低保,还有燃煤补贴600元,再加上用电补贴、物价补贴、临时补贴等,一年政策补贴就有五六千元,足够生活了。”4月12日,阿荣旗霍尔奇镇后山根村农民唐洪云对记者说,“新农合给咱农牧民吃了定心丸,解了我们的后顾之忧!”
近年来,阿荣旗积极争取各项国家惠农政策,2010年10月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给唐洪云这样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月均发放养老金60元,当年为1.86万名发放养老金329.93万元。
为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落实到位,该旗要求乡镇政府和居保中心只对账目、票据和名册进行管理,而不与现金接触,居民缴费时将现金交予村级劳动保障协办员,协办员统一将资金存到银行账户,并为每户缴费人员开具统一收据。今年春节前,70岁农民王喜才因骨股胫骨折,在旗人民医院更换了人工骨股头,治疗费花了2.9万元,新农合报销1.6万元。王喜才感激地说:“前几天,镇里干部上门说,又帮我申请了大病救助,等到审核通过后,还能报销约六七千元,这次生病自己只花了十分之一的治疗费,新农合真是好啊!”
据统计,该旗目前城乡居民养老、基本医疗等保险参保人数26.9万人次。去年发放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等救助资金1.9亿元,受助困难群众38.8万人次;发放用电补贴250.5万元,32123户低保家庭和农村五保户从中受益;投入扶贫资金6590万元,使1.5万贫困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记者 江新辉 通讯员 王建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