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自治区财政厅了解到,今年,内蒙古自治区安排排污费支出4亿元,继续支持重点领域污染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及大气污染防治等项目建设,力减蓝天大地受污程度。
据了解,2013年,为加强工业污染综合整治、清洁生产工艺改造、污染防治新技术示范和推广等项目建设,促进重点领域污染治理,自治区下达财政资金5.88亿元。在此过程中,为了支持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饮用水源地保护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工作,自治区安排财政资金近1.8亿元;为了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强化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及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安排农村环境治理专项资金5479万元。此外,争取到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2.78亿元,积极开展自治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记者 郝少英)
名词解释
农村面源污染:指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中,溶解的或固体的污染物,如农田中的土粒、氮素、磷素、农药重金属、农村禽畜粪便与生活垃圾等有机或无机物质,从非特定的地域,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使大量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河流、湖泊、水库、海湾)所引起的污染。
【相关新闻】自治区检查组到乌海专查废气重点污染源
新报讯(记者 侯利珍 实习生 王嘉攀 通讯员 李俊伟) 为全面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日前,自治区西部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分3个检查组于对乌海市及周边工业园区42家废气重点污染源进行专项检查。
实地检查发现:乌海市焦化企业装煤、推焦时炉顶无组织超标排放较严重;脱硫除尘等环保设施投资不到位,提标改造缺乏先进的技术支持,现役污染防治设施不能连续稳定运行,脱硫效率普遍偏低,时有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超标现象,超出焦化行业新执行的排放标准限值要求,亟需进行提标改造;部分火电厂脱硝工程滞后,燃用超设计高硫煤,污染防治设施运行不稳定,排放标准提高后,超标排放现象相对频繁;个别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钢铁企业与落后产能未能及时淘汰;部分水泥企业积压产品堆存场所防风抑尘措施不到位,电石、铁合金等高载能企业集烟气效果差,无组织排放比较严重;还有部分项目未批先建,“三同时”制度落实不到位,未经批准擅自违规投入试生产;个别精细化工企业刺激性异味污染问题比较突出。自治区西部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列出详细的《被检查企业存在问题明细表》,要求被检查企业对存在问题逐一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