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高考前“撕书狂欢”:正常减压or病态泄愤?
内蒙古新闻网  14-06-05 09:52 打印本页 来源: 今日早报  
 

  这几天,几个和“撕书”有关的画面,引发热议。

  《舌尖2三餐》中,安徽毛坦厂的学生们在“出关”高考前,在高声叫喊中,把撕成碎片的考卷、教科书抛向空中。

  而在陕西长武县,6名高三学生因为不满“撕书”行为被老师制止,将老师打伤。

  “撕书”,每年在中考、高考前屡屡上演,很多人理解为是学生的一种减压方式。可这样的方式,合适吗?面对中高考最后冲刺阶段的巨大压力,有没有更好的舒缓方法?

图片来源:网络

   故事

   品学兼优的高三生,屡次出现跳楼想法

  一位初三的妈妈,形容临考的状态“度日如年”。她说,最发愁的是孩子对自己要求高,中考越近,明显感到孩子的心理压力越大,“老会失眠,太想考好了。”

  她觉得孩子生活在“炼狱”中,心理备受折磨,为了好一点的中考分数,拼命学习,陷入题海的重复操练,放弃休息和运动时间。六点多起床,11点多睡觉,是常态,复习资料总是做不完,一周两次的冲刺补习,“前几天小长假也在天天补习、做作业”。

  “有时候觉得中考的压力更大,杭州的高中选择余地太小,只有那么几所。”她说,看到孩子的无奈,却无能为力,“听孩子诉苦,陪着偶尔锻炼一下,想听音乐就多听听,希望尽量情绪能稳定吧。”

  “现在心理有问题的孩子越来越多。”一位高三老师认为,一些家长给孩子的要求太过,也是很大的因素。

  她所在的学校,一位女生就因为家长的高要求而出现心理问题。“家长会提出非常细致的要求,对老师如何管孩子都会一一交代。”

  结果,孩子走向了反面,厌学并出现了心理问题。这时,家长才后悔地说,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休学了,时而来学校听课。但是,精神状态还是回不到正常时。对于高考,特别地排斥。

  在杭州市心理卫生中心文一路心理咨询门诊部的心理专家宋海东看来,这些年,孩子承受的压力,有增无减,在门诊,因压力大引发心理问题的孩子越来越多。

  前不久,有一个温州的高三学生来心理咨询。“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没有理由突然不想去学校。家长一多说,就有跳楼想法。”宋海东说,这其实跟长期压力的积压有关系,很多孩子从初中,甚至小学开始,就有父母、老师不断的压力,让孩子觉得,不能比人家差,至少要保持这样的状态。

  在门诊,压力大最典型的表现,是孩子觉得“学不进去了”,看到卷子、课本,脑子一片空白,什么都看不进去。但等家长意识到,要么是孩子不愿意去学校,要么是已经出了意外。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魏佩 ]

寻找清凉
人在花丛游 心在花...
感受草原民俗 体验...
北梁棚户区改造保...
罕见“环天顶弧”...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小雨带来凉爽
交流蒙古族舞蹈技艺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