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在描绘包头这座城市的时候,水成为了一个尴尬的话题。历史上的水旱码头,在演变成为塞外钢城的半个多世纪中,水少了,旱却久久烙印在这个城市的记忆中。
为了让钢铁之城柔美起来,本世纪初,塞外钢城开始在水上做文章,从城东的南海湖到城西的昆都仑河,水天一线的美景在8年前开始小荷露角。特别是位于城西的、当年被称为鹿城伤疤的昆都仑河,在市民一致认为不可能改造后的今天,已经成为包头最重要的景观。随着二期工程接近尾声,经过8年的蜕变,一条碧波荡漾的大河“跃然”城西,浅蓝色的臂弯如月,时刻守护着钢城。
昆河之殇
每天清晨,78岁的吕大爷都要到昆河的景观带中溜达一个多小时。在桃花红、杏花白、柳枝绿的美景中,吕大爷和居住在79街坊、64街坊的老人们,或走或停,尽情地享受着这份美景。
老人是当年从鞍钢支援包钢建设来包头的第一批建设者,在老人的记忆中,黄沙漫天、飞沙走石是包头气候环境的最大特色,最让老人记忆深刻的是他的近视镜一次被飞石打碎,就在那破碎的镜片中,老人对这座城几度失去信心。
“这样的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当年,老人和同事们无数次地问过这个问题,可是直到老人1993年退休,昆河依旧。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各种污染小企业落户到昆河的周边,污水在昆河中形成一个个臭水沟。而遍布昆河河道中的挖沙更是疯狂到了极点,密集的沙坑一个挨着一个,最深的有几十米……”比吕大爷年轻6岁的张师傅,还留存了1994年他在昆河边上拍摄的照片,老照片已褪色,却清晰地记录了昆河的伤痕。“我就住在昆河边的64街坊,看着‘面目全非’的昆河,心里有抱怨,只好期待昆河改变。可是在心里,对改造又几乎死心。”说起曾经,张师傅一脸的怅然,他说:“不是我们没信心,是那时的昆河真的破烂不堪。想改,除非掘地三尺。”
其实这样的记忆不仅仅留存在包钢第一代建设者的记忆中,很多四十多岁的包钢人也同样记得昆河的模样。家住在团结大街西沙梁的秦刚就经历过邻居小孩掉入臭水沟中被淹死的事情,他说:“昆区西部百姓对昆河改变的期待不是外人能理解的,那是一种用生命铸成的期待!”
昆河之变
2006年底,包头格外的寒冷,年近50的郭泰,走近昆河。站在寒风凛冽的河槽中,这个脸膛黝黑的汉子,却感觉不到寒冷。作为昆河改造的建设者之一,见过了太原汾河的美丽,此时的他对昆河改造有着极高的期待。
“真的是掘地三尺!”回想起2007年2月,轰鸣的机械驶进昆河河槽挖下第一铲的情景,已经是昆河管理处办公室主任的郭泰万分感慨。他说,其实百姓的期待,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就已经备受包头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但是受各种条件所限,直到2000年,这项被誉为“愚公移山”的工程才被悄然启动。如何改造这样一条充满诟病的河道?怎么改?改成怎样?仿若大山压在了昆区城建局(现名称为昆区城乡建设局)的头上。
这时,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曾和昆河一样破败的太原汾河完成了华美转身,蜕变成了太原的最美城市景观。汾河的变化震撼了来自鹿城的考察者,一个更大胆的设想就此诞生:未来北至水库、南至包兰铁路黄河边,古老“呼延谷”30.5公里都将破茧成蝶。
30天时间,800万立方米的土方任务顺利完成;6个月,7万立方米的混凝土浇灌工程、4条穿河涵洞建设工程、橡皮坝安装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一一胜利告捷。昆河的建设者们用7个月的时间造就了一个传奇。蓝天白云下,壮观的72万平方米蓄水区真的是“清澈的碧波荡起醉人的涟漪”,饱经历史风雨淘洗的昆河开启了新的画卷。
昆河之美
碧波荡漾开来,一期沿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着河畔休闲的老人,树影下嬉戏的孩童、马蹄广场中携手的情侣……昆河建设者心中无比的骄傲,但是此时他们的耳畔却传来了另外一种声音:“不就是四盘盘水,骄傲个啥?”这样的质疑,让昆区城乡建设局局长秦觅春猛地一激灵。“虽然打造这样的环境已实属不易,但是老百姓内心其实还有更高的期许,未来的昆河要完成的,其实更多的是内涵的建设。”
华灯初上的初夏夜,驱车与秦觅春同游还在建设中的昆河二期,4.7公里的河道已经碧波荡漾,排洪滩地也已经冒出嫩绿的枝桠。看着每一处都让自己牵挂的景观,一直平静的秦觅春难掩内心的激动。
秦觅春告诉记者,一期改造之后,昔日的荒滩正在变成“金海岸”,给百姓打造了包头又一个宜人之处,多个高档楼盘拔地而起,创造了极高的经济价值。二期由于离昆都仑召更近,则注重旅游文化产业链的打造。将来规划的三期计划搞滩涂湿地,这样既节约成本,又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前景广阔。未来的昆河不仅仅将成为包头文化、经济、旅游的新地标。
昆河8年来的变化被摄影爱好者郭斌部分记录在了他的镜头中,他告诉记者,其实现在很多人在关注美景的同时最关注的是昆河带来的API(空气质量指数)的变化,图片不骗人,在我的照片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昆河两岸空气的变化。郭泰还告诉记者,这条宽约200米的水域,在包钢和昆区之间形成了一道屏障,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通过不断的水汽蒸发,有效阻击了西部污染向东的漂移,这种变化换来的不是统计数据可以具象的东西,它带来的是百姓的绿色空间和幸福生活。(记者 韩卿立 通讯员 张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