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走进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那吉屯农场二分场的姜万财家,房屋里62岁的姜万财守着一台电视机聚精会神地看着新闻节目,而在一年前,姜万财还过着夜夜秉烛的生活。“24小时有电,能看电视,晚上能照明,生活比以前好多了。”姜万财高兴地说。过去,他和老伴一直居住在那吉屯农场二分场四队后山管理林木。由于地处偏远,一直没能通电,没电的日子很难熬,晚上只能点蜡烛。
记者了解到,阿荣旗无电地区大多分布在边远山区、林区,查巴奇乡、那吉屯农场、六合镇、霍尔奇镇等乡镇一些村民为方便农田耕作和养殖,远离村庄居住,由于供电线路等原因,一直没有用上电,严重制约生产生活。去年10月,涉及阿荣旗52户230人的“风光互补”通电工程基本完工。到去年年底,阿荣旗无电地区居民点和贫困户已全部告别无电生活。姜万财说,用上风力和太阳能发的电后,感觉电压质量很稳定,而且电量充足。晴天他用太阳能发电,刮风、雨雪天气,他就用风力发电,非常方便。
记者从自治区政府了解到,目前,我区还有3020户居民没有解决用电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作为主线,加快推进农村改革,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向自治区成立70周年献礼,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从2014年起用3年时间在全区实施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电力村村通和农网改造工程位列其中。今年我区将着力通过风光互补形式,投资5720万元,解决剩余3020户居民的用电问题。此外,我区也将东部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列为工作重点,着力打破农牧民生产用电瓶颈。(记者 王树天 通讯员 李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