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经济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旅游业: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最快的产业
 

  “端午假期海南三亚上万游人挤爆海滩”、“青岛第一海水浴场爆棚”,近期旅游话题以绝对优势荣登榜首。

  端午小长假偶遇六一儿童节,儿童娱乐项目排起了长队,大小旅游景点人头攒动,这一“巧合”让还末褪去的五一热潮再次升温。随着高考的结束,家长更是要给孩子们放个好假,来缓解长时间的学习压力以及迎接大学时代的到来,旅游成为了放松身心的最佳方式。

  短时间内,接二连三的旅游热潮印证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旅游成为惯常需求

  当我们看到大海浩淼无边、惊涛拍岸,心胸也自然宽阔;当我们仰望山峰此起彼伏、威耸云巅,心灵不免受到震撼;当我们饱览名胜古迹、革命圣地,仿佛穿越般身临其境;当我们漂洋过海感受浓烈的异域风情,眼界会越来越开阔。

  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的惯常需求。

  记者调查发现,不论各个阶层还是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不乏旅游爱好者。大学生们偏爱穷游,为的是增长见识、增加阅历;刚工作的小青年更喜欢自驾游,能在青山与绿水中和朋友们聊聊天、嬉戏打闹;中年人喜爱长途旅行,这样能缓解工作压力,感受异地、异域的不同色彩;老年人则更愿意身处一望无际的海边以及空气清新的山间,来充分享受夕阳的余辉、回忆年轻时的美好经历。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那么一拨人视旅游如生命,他们的名字叫“驴友”。他们从来都是自带帐篷、厨具以及各种野外生存工具,旅途中他们往往能够发现一些别人没有去过或者很少去过的美丽风景区,但是在路上也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或突发事件。他们不是去享受安逸的度假,而是以风景、人文、生活的体验或采风为目的。探险、挑战和刺激是他们的最爱。这些背包客们喜欢在大自然中吃苦耐劳,往往以远足、穿越、登山、攀岩、漂流等方式锻炼毅志、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和提高野外生存能力。

  不论以何种形式、何种状态出行,旅游这个字眼已经潜移默化地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状态。

  在我区,仅呼和浩特市,端午节小长假期间,就接待游客51.01万人次,同比增长16%;实现旅游收入2.84亿元,同比增长25%。

  “现在年轻人都向往能有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也有这样的想法。我在球室当教练,工作比较特殊,尤其是节假日,来练球的人越发得多,从早忙到晚,一刻也不闲着。”谈起旅游,供职于包头市一家乒乓球俱乐部的姜宝政教练滔滔不绝:“周围的朋友都喜欢旅游,这次放假他们决定去西安,想起自己这几年忙得除了工作就是工作,突然也特别想好好享受一下生活。好的想法不去实现,就永远只是想法。于是,我当即就请假跟着朋友们出发了。”

  “端午小长假期间,中短途游、亲子游、自驾游成为了热点。”呼和浩特市多家旅行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如此表示,假期只有三天,时间还是比较紧张,年轻家长们基本选择了带孩子去游乐场等儿童娱乐场所,而其他人群多以呼包鄂周边的两日游、三日游线路为主。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刘晓霞 ]

请对车窗抛物说不!
和谐一家亲
寻找清凉
人在花丛游 心在花...
感受草原民俗 体验...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警民那达慕 文工团来助兴
二连浩特市出现“火烧云”景观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