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和浩特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呼和浩特撤回取消限购文件 称有两个字打印错误
内蒙古新闻网  14-06-26 09:43 打印本页 来源: 京华时报  
 

  今年以来不少城市的地方政府先后试探松绑限购,但在各方压力之下,又相继撤销或收回相关措施。近日,呼和浩特下文取消限购,不再要求提供住房套数查询证明,成为首个正式发文取消限购的城市。但戏剧性的是,昨日下午该市却以文件打印错误为由收回了相关文件。广州市房管局相关人士昨日向记者强调,广州不会松绑限购、限贷政策,但会根据市场情况对限价、限签、限售等政策的执行标准进行调整。

  呼市发文:

  买房无需提供套数证明

  据媒体报道,6月20日,呼和浩特市房地产开发监督管理处对外公布了呼和浩特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切实做好住房保障工作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呼和浩特市房地产开发监督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通知自发文之日起实施。

  该通知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取消商品房销售方案备案制度,居民购买商品住房(含二套住房)在办理签约、网签、纳税、贷款以及权属登记时,不再要求提供住房套数查询证明。产权登记部门在办理相关业务时,不再对购房人的房屋套数进行查询,按照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关于“优先解决好进城时间长,就业能力强,可以适应城镇产业转型升级和市场竞争环境的人,使他们及其家庭在城镇扎根落户,有序引导增量人口流向”等要求,允许外来人口在市区购买成套商品住房(含二手住房)。

  同时规定,住房公积金支持普通住房消费,购买普通商品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调整为30%,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为50万元,最长时限为30年。

  住宅去化周期达37个月

  居35城首位

  呼和浩特这份松绑限购的文件发布后,立即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在“分类调控”趋势下,多个二三线城市“限购松绑”的传闻不断涌现。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杭州、无锡、天津、沈阳、佛山等十余个城市传出采取或直接放松限购条件、或放宽落户条件、或采取调整公积金贷款等方式促进楼市走量的消息,但最终都没有明确发文执行。据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底,呼市的住宅去化周期高达37个月,排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之首。

  但在昨日15:30左右,呼和浩特市房地产开发监督管理处的网站上原来发布这份文件的链接突然失效,文件被撤回。呼和浩特市房地产开发监督管理处负责相关工作的李主任向媒体表示,政府文件有两个字打印错误,需要重新发布。对于具体是否执行上述文件,该人士表示不太清楚,但会很快重新发布出来的。不过,截至发稿时,呼和浩特市房地产开发监督管理处网站上尚未发布新版的文件。

  呼市管局

  限购限贷肯定不放开

  限价限售限签可调节

  今年以来,广州已多次对房地产调控政策进行了微调,部分区域的限价标准被大幅提高,同时针对高价盘的限签政策也有所放宽。在执行限价不限购的增城、从化两地,从五月份开始,限价线被当地房管部门松绑,从化最新领取预售证的楼盘限价标准已提至近万元/平方米,而增城则同意开发商取消两套合同,以实际售价进行销售。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相关负责人昨日向记者表示,广州肯定不会放开限购、限贷这两项政策,仍会坚决执行中央的有关调控精神,但限价、限售、限签等本市出台的政策,可由广州市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自行调节。该人士表示:“限价、限售、限签等政策就好像一个人的皮带,可以根据体形的变化对松紧度进行调节,并且只是调节,并不是取消。”

  呼和浩特限购与否影响不大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认为,作为一个二线末的城市,呼和浩特目前住宅可售库存高达12万套,而平均每月也就成交1000套,楼市已经严重库存积压。对于取消限购效果,张大伟并不看好,“限购政策是结合户籍发挥效果的,实际上全国除了北京与上海,其他城市落户的难度基本都是与购房能力匹配,这种情况下,特别是三四线城市,甚至二线城市,限购的执行对市场的影响本来就不大。未来土地供应量大,住宅潜在供应量大的城市都有可能会逐渐松动限购”。

[责任编辑 杨文娟 ]

呼伦贝尔大草原美...
警民那达慕
绿化荒漠 美丽中国
六月表情
世界美味大聚会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冰川旁感受“极致”凉爽
额尔古纳迎来旅游高峰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