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通辽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一年“飞”成都37次 通辽一“空姐”原是“毒蜘蛛”
内蒙古新闻网  14-06-26 10:06 打印本页 来源: 科尔沁都市报  
 

  无业女子一年之内“飞”往成都37次,每个月3号都有规律性的从成都再“飞”回通辽,这一反常情况引起了通辽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民警的注意,令民警意想不到的是,顺藤摸瓜的调查竟然挖出了一条从四川至内蒙等地运输贩卖毒品的通道。2013年11月4日,随着一名犯罪嫌疑人在领取毒品包裹时被专案组民警当场抓获,这个曾发展19名下线的“毒蜘蛛”与其下线相继落网。6月25日,通辽市公安局禁毒支队首次披露这个公安厅目标案件,整个侦查过程跌宕起伏,情节好似一部警匪大片。女子一年“飞”成都37次

  2012年10月,通辽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民警在调查中获得了一条重要线索:我市涉毒人员丽丽(女,1982年生)无正当工作,但经济状况异常,平时出手阔绰,而且一年内“飞”往成都37次,每个月3号都有规律性的从成都“飞”回来。经过两个月的侦查,民警发现丽丽经常与一名成都男子联系,并且人际关系复杂,与多名男子发生过关系并利用与男子发生关系贩卖毒品,她的反侦查意识非常强,在一段时间内不断更换手机号码,而且有多处住所。通过进一步侦查,警方了解到,与丽丽联系的成都男子叫阿伟,丽丽多次从阿伟手中购买毒品,然后到通辽贩卖给下线王华、艳艳、张军等19人,警方通过调查19名嫌疑人发现,他们相互间均有联系,均有吸食毒品违法记录,并且有贩卖毒品组织网络嫌疑。掌握到这些情况后,通辽市公安局立即成立专案组,全力侦破此案。鉴于案情重大,为将该犯罪团伙一网打尽,2012年12月12日,通辽市公安局将该案上报自治区公安厅,公安厅将此案批准立为公安厅目标案件,案件代号为“10·18”。

  她从成都贩毒一路进通辽

  此后,专案组重点围绕嫌疑人的“吃、住、行、销”开展工作,先后多次奔赴外地调查,辗转成都、通辽数次,行程数千公里。历经40多天的连续工作,民警逐步摸清了这条从成都贩卖毒品到通辽的贩毒通道,并查明了团伙的主要成员为丽丽及其下线王华、张军、艳艳等人。

  “这条通道非常清晰,丽丽负责从成都进货,然后回通辽把毒品销售给王华,王华再销售给下线张军和艳艳。”办案民警说。可当民警在准备实施抓捕时,嫌疑人丽丽却突然与19名下线断绝了来往,并在两个月内未贩卖毒品,还在一家商场找了一份工作,隐藏了起来,使案件侦破陷入僵局。专案组经过分析,决定对丽丽的19名下线展开大量地侦查工作。经过32天不分昼夜地侦查,民警摸清了丽丽与王华及张军、艳艳等下线的交易情况,整个案情已经在民警的掌控之中。

  通过对艳艳的调查,警方发现四川成都籍男子丁洪是与王华联系的供货方,多次运输、贩卖毒品给王华和艳艳,最近他准备以邮寄的方式运输毒品给艳艳。2013年10月20日,艳艳从通辽乘坐飞机到四川成都与丁洪进行毒品交易,艳艳在成都期间每日更换电话号码和住处,但是始终没能逃出侦查员的视线。侦查员了解到艳艳在2013年10月25日与丁洪进行了冰毒交易,当时由丁洪手下的马仔负责以邮寄方式运输毒品。马仔通过一家快递公司邮寄冰毒200余克到通辽。交易完成后艳艳乘坐飞机飞往沈阳,准备乘坐大巴返回通辽取毒品包裹。 2013年10月31日,艳艳返回通辽。2013年11月1日,犯罪嫌疑人艳艳回到家中,第二天乘坐一辆奥迪A8汽车来到一家快递公司,而此时一直在此蹲守的侦查员已经等候艳艳多时。艳艳签字领取毒品包裹后,被侦查员当场抓获。经过对艳艳的审讯,艳艳供述200余克毒品是邮寄给王华的。

  贩毒网破,“蜘蛛”被抓

  至此,破案时机已经成熟,公安机关决定全面收网。2013年11月4日,专案组立即组织对王华实施抓捕。在蹲守了两日后,民警将犯罪嫌疑人王华在其住处抓获,并在其家中收缴即将进行毒品交易的毒资30余万元。王华交代了张军向通辽吸毒人员贩卖毒品的事实,还交代了与丽丽多次贩卖毒品的事实。

  2013年11月5日,专案组将王华下线张军抓获,当场缴获贩毒工具、称装毒品塑料袋、冰毒等。

  2013年11月7日,警方将犯罪嫌疑人丽丽抓获。据丽丽供述,自己多次与王华贩卖冰毒共60余克。

  今年年初,犯罪嫌疑人丽丽、王华、艳艳、张军、丁洪分别以涉嫌运输贩卖毒品罪被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制裁。至此,通辽警方在通辽、成都两地共抓获运输、贩卖犯罪嫌疑人5名、行政拘留19名,缴获毒品冰毒200余克、毒资40万元,贩毒车辆1部、手机10部,缴获吸、贩毒工具若干。打掉了一个跨省运输、贩卖毒品的团伙,切断了四川至内蒙等地运输毒品犯罪的通道。(文中涉案人员均为化名)

  在“6·26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通辽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通辽市公安局禁毒支队长李中华为涉毒人员算算生命账、法律账、家庭账、经济账。“吸毒首先损害人的大脑,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其次是影响心脏功能、血液循环及呼吸系统功能等。”李中华说,只要涉毒,无论是吸毒、制毒、运毒还是贩毒,都会受到法律惩治。

  通辽市打击毒品犯罪数据显示:目前通辽市在册吸毒人员961人男性是女性的2倍多

  吸毒人员男比女多

  李中华介绍说,从我市破获的各类毒品案件来看,我市毒品主要来源于广东、哈尔滨、辽宁、吉林、呼市。零包贩卖新型毒品冰毒、以贩养吸是我市毒品违法犯罪活动中的突出特点。冰毒是我市破获的各类毒品案件涉及的主要毒品。从我市第一季度抓获的吸毒人员分析,存在4个特点:一是男性比女性多,男性61名,女性15名;二是年轻人居多;三是文化程度低者居多;四是社会闲散人员多,有职业23人、无业人员51人、学生2人。新发现的吸毒人员全部是滥用新型毒品冰毒。其中,我市吸毒人员主要集中在科尔沁区、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及奈曼旗。

  每天吸掉至少15万

  根据禁毒支队统计,我市毒品价格为2009年每克650元、2010年每克800元、2011年升至每克1000元、2012年每克1100元、2013年毒品价格稍有回落,每克900元,2014年第一季度每克为800元。李中华表示,此数据表明2014年虽然加大了打击毒品犯罪的力度,但仍有大量毒品流入通辽,导致毒品量供应充足,毒品价格下降。李中华给全市吸毒人员算了一笔账,按照一克冰毒1000元计算,一次吸三分之一,吸毒在册人员近1000人,每人三天吸一次,一天就有近300人在吸毒,加上吸毒所需的开房费用,一天就吸掉至少15万元。还有一些公安机关没有掌握的隐性吸毒人员,这样算起来可能会更多。

  威胁社会公共卫生安全李中华称,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的身体都会造成极大地损害,不仅损害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还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吸毒人员还是危害社会治安秩序安全的一个威胁,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我市因吸毒引发的抢、盗等侵财、侵害案时有发生,严重地危胁着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毒驾在全国案例中发案比例上升

  李中华说:“因为毒品中毒最常见的特征有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所以如果在以上这些状态中驾驶汽车,后果可想而知。毒驾在全国案例中发案比例上升。曾经发生在我市的一个案件是一辆车在正常行驶中,突然急刹车,导致后车追尾。后来前车驾驶员说,他看到面前有一座山挡住了路,所以才紧急刹车。而据后车驾驶员反映,当时道路上没有其它车辆,因此根本没想到前车驾驶员会急刹车。最后经检测,前车驾驶员为毒驾。”

  从通辽市近三年来缴获的毒品数量看,增长超过70%;从抓获违法犯罪人员构成看,增长超过50%;从吸毒人数看,新发现吸毒人数年均增长超过100%。总体来说,我市破获各类毒品案件数、缴获毒品数、抓获吸毒人员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毒品贩运形式多样、隐蔽,打击毒品犯罪难度逐年增加。消除毒品危害,任务十分艰巨。(记者 郭筱玲)

[责任编辑 杨文娟 ]

呼伦贝尔大草原美...
警民那达慕
绿化荒漠 美丽中国
六月表情
世界美味大聚会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冰川旁感受“极致”凉爽
额尔古纳迎来旅游高峰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