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巴彦淖尔市读者黄雷生向本报反映:“遗体用救护车拉到了磴口县殡仪馆门口,为何工作人员非要让遗体从救护车上搬到殡仪馆的专用车上?而且,他们拉运遗体几十米竟然收取了650元的运尸费,这合理吗?”
6月25日,记者就此事到磴口县采访。死者家属黄雷生说:“5月18日11时许,我的亲戚杜文强在巴彦淖尔市医院病逝。当时,我们在医院就将遗体清洗换装后,雇用医院救护车将遗体送往磴口县殡仪馆。在路途中,我们与磴口县殡仪馆馆长冯永生电话沟通协商能否将遗体直接送入殡仪馆内一事,可是得到的答案却是‘死者遗体必须倒到殡仪馆的运尸车上,否则不得入馆’。救护车到了殡仪馆大门口,被工作人员挡住不让进去。即便我们十来个人央求他们,不用殡仪馆的车但是会给一些钱,可他们就是不允许,无奈之下,我们又将遗体倒到了他们的运尸车上。”
黄雷生补充道:“据说殡仪馆做法的依据是‘民政局文件规定不准外来车辆拉尸进入殡仪馆’。冯馆长在电话中表示,不是费用的事,按说尸体必须在路上倒车,不能在殡仪馆门口倒,既然你们车到门口了就在门口倒吧,但费用是必须交的。”
过了3天,杜文强的遗体火化后,殡仪馆提供的费用清单里有运尸费650元的项目,“我们和殡仪馆工作人员理论,从殡仪馆大门口把尸体拉到悼念室几十米远为啥要收取全程费用?可是工作人员的答复是按规定按文件执行的。但是我们没看到相关的文件。”黄雷生这样说。
6月26日,当时拉运杜文强遗体的巴彦淖尔市医院救护车司机魏凯明证实了黄雷生的相关说法。
磴口县殡仪馆冯永生馆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基本上承认杜文强家属所反映的是事实。但他强调说:“如果不把尸体倒到殡仪馆的运尸车上,而是使用救护车,那今后街上搞殡葬服务的随便可以往殡仪馆拉遗体了。我们这样做是为了防患于未然,方便以后的工作。至于费用的收取,当时死者家属是没有异议的。而且,此事是我第一时间请示了磴口县民政局副局长韩友良才做出决定的。”
记者随后在磴口县民政局见到了该局副局长韩友良。韩副局长表示,殡仪馆倒尸体和费用收取没有错,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与死者家属沟通不到位的问题,以后殡仪馆工作人员应在这方面加强。
韩友良强调,殡葬用品归工商管理,搭灵棚、烧纸钱归执法局管理,民政部门虽然是殡葬管理牵头单位,但民政部门没有执法权,加之殡葬管理条例不是法律,所以规范街上殡葬业比较困难,这样不可避免地给殡仪馆管理带来难度。不过,民政部门将联合其他部门尽快对此局面进行整改,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尽可能体现人性化管理。
记者从韩友良出示的磴口县政府办2012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殡葬管理工作的意见》里看到,有“拉运尸体必须使用殡仪专用车”的规定。(记者 白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