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高中记忆
 

李根同学与班主任合影。刘志成拍摄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眨眼之间,三年时光已悄然而逝,有如白驹过隙。在这的三年里,我有许多的不能忘却的回忆,既有满意的笑容,也有失意的惆怅,有咬紧牙关的奋力拼搏,也不乏一时间的放松懈怠。高中三年,我经历了学习中的风风雨雨,也尝过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三年前,我一走进敬业校园,便感到了它的与众不同。虽然映入眼帘的不是华丽的操场、漂亮的大楼,但是我知道,它所拥有的是全市一流的教师队伍、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良好的学习氛围,而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高中学校。年复一年,敬业学校送走一批又一批优秀毕业生,无论是初中毕业还是高中毕业,总是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母校对他们的培养和教育。这些毕业生取得优异成绩,都是由于他们自己的刻苦努力与顽强拼搏,也是由于老师们的循循善诱和谆谆教诲。

  敬业学校的老师是严格的,也都是负责的、和蔼的、充满爱心的。他们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即使这个学生学习不好、成绩不高,只要有一线希望,那么他们就一定会以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引导他,鼓励他,使他在自己的基础上突破一个个障碍,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这一点,我的体会非常深刻。三年前,在我被敬业学校录取时,成绩并不十分突出,只能算作一般。我有一科成绩出奇地差劲,那便是英语。那一年我以英语58分的成绩进入了敬业高中,这个成绩在全年级是倒数第一。英语老师惊讶我的成绩如此之差,但我初中是在条件落后的旗县学校读的,这又有什么办法呢?第一次月考后,我的英语成绩一如既往。那时,我真想破罐子破摔,认为反正在英语成绩上我是不会再有提高了。但是教我们英语的苏老师却没有放弃我,相反的是尽可能地鼓励我。正是因为苏老师的鼓励,我才有了继续学下去的信心。他曾找我谈,告诉我学好英语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而是需要大量的积累,长期的苦练。我的英语不如其他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应该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每一个寒假或暑假,苏老师会专门给我留一些作业,让我反复朗读初中课本上的课文,记住初中时已学过的单词。在每一次考试之后,若是我的英语稍有进步,便鼓励我再接再厉。若是英语成绩下滑或停滞不前,便帮助我分析原因。最终,我由最初的不及格到后来的英语每次考试都及格,英语不再成为我的拉分科目。虽然现在英语成绩仍处在中等水平,但对于我来说却是取得了一个巨大的进步。高考中,我的英语得到118分,这要归功于我的英语老师对我的亲切鼓励,对我的耐心辅导,对我的严格监督。从苏老师身上,展现出来的是敬业教师的风范。

  敬业学校为了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而不是成为一个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开展了许多课外活动。每年春天,学校举行田径运动会,同学们一个个生龙活虎、跃跃欲试。比赛中,每位同学都拼尽全力为自己的班级争光,努力争取第一的名次。每年秋天,学校则会组织为期一周的“秋之韵”文化艺术周,同学们把自己创作的书法、绘画、作文、摄影作品拿去参加比赛,获奖作品制作成展板,展览给全校师生,让大家共同分享你的喜悦。文化艺术周的高潮是“秋之韵”文艺汇演,每个班都精心准备一两个节目参加演出,这就需要每一个同学发挥自己的能力,使你的才华在全校师生面前展现。在平常的课余时间里,学生处还会组织一些有趣的比赛,诸如踢键子、跳绳、篮球等项目,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促进同学之间合作意识的培养。

  作为一名高三的毕业生,我即将离开母校。在大学的校园里继续我的学习生涯。但是敬业学校三年的学习生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在这里,我感受到了老师那像父亲一般的严厉和像母亲一样的慈祥;在这里,我获得了同学间纯真的友谊以及师生间不可忘却的深情。我学到的不仅有知识,更有做人的道理。虽然我即将离开“敬业”,但母校“崇实、求是、敬业、成才”的校训将会永远铭记在心,将永远记住,我曾经是一名“敬业人”。(李根)

[责任编辑 魏佩 ]

呼伦贝尔大草原美...
警民那达慕
绿化荒漠 美丽中国
六月表情
世界美味大聚会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冰川旁感受“极致”凉爽
额尔古纳迎来旅游高峰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