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填报高考志愿:不能全靠“网报机构”
内蒙古新闻网  14-07-25 09:27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高考志愿填报环节接近尾声,此时应当是莘莘学子“放飞心情”的时刻。但近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名考生因轻信报考咨询机构的承诺,导致“滑档”,与理想院校失之交臂。

  近日,记者在呼和浩特随机走访了一家报考咨询机构,巧遇了一场火药味十足的高考纠纷。

  考生宝音本有机会以534分的成绩进入中央财经大学或北京科技大学的少数民族预科班,却因该机构为其制定的择校计划未考虑高校少数民族招生情况,致使他与名校无缘。

  宝音的父亲巴特尔告诉记者,当初报名时咨询机构的负责人态度非常诚恳,表示会不间断地向考生提供相关报名信息,尽全力帮孩子进入理想的院校。可是交过2000元报名费后,除了得到一份字迹潦草的择校计划外,这家机构玩起了“消失”。

  “我一连跑了五六次,希望他们能够考虑少数民族的因素,重新制定一份计划,但每次得到的回复都是以孩子分数不够为由来搪塞。”巴特尔说,直到网报当天,该机构依然不听他们要求,并称“只提供本科一批择校计划”,等录取结束后才发现错失良机。“我们一家都清楚孩子的分数在一本选不到好学校和好专业,上少数民族预科班或者较好的二本院校也是不错的选择,可咨询机构却把我们的要求当‘耳旁风’。”

  据群众反映,今年有近300名考生委托该机构代替网报志愿,而这家机构的工作人员一共不超过10人。在其宣传海报上,明确写着高考咨询、专业测评等多项服务,很难想象这家“小微”机构是如何向数百名考生践行承诺的。

  记者采访了解到,类似的报考咨询机构在呼和浩特还有不少。7月18日,本科二批报名结束后,又有部分家长称自己花了“冤枉钱”。巴特尔告诉记者,当初报名时咨询机构没有提供任何协议或合同,现在来看,如此做的目的似乎是有意逃避责任。

  有关专家表示,由于报考咨询机构均以营利为目的,往往会夸大自身业务范围与承载能力,考生和家长应当理性看待,不要将择校的决定权盲目地转交于他人。(记者彭源)

[责任编辑 杨文娟 ]

那达慕赛马上的英...
那达慕上的激情博...
呼伦贝尔大草原美...
警民那达慕
绿化荒漠 美丽中国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内蒙古包头举行稍麦王大赛
蒙古族佳丽争奇斗艳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