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巴林右旗幸福之路苏木海苏阿木嘎查,20万亩草原满眼葱翠,白色的百合、红色的山丹、黄色的金莲点缀其间,形成一幅七彩的壮锦。牧民额尔敦朝鲁的“牧人之家”旅游点就座落在草原中心。6座白色蒙古包里,操着不同口音的游客络绎不绝。
从2002年开始,海苏阿木嘎查实行全年围封禁牧,牛羊全部圈养舍饲。经过12年自我修复,如今牧草已经没过了膝盖。行走其间,不时惊起野鸡和山兔。嘎查党支部书记斯钦巴图介绍,圈养舍饲后,嘎查牲畜存栏始终稳定在牛1000头、羊1.4万只的规模。去年,为引导牧民从“牧”到“游”转型,首先扶持额尔敦朝鲁办起牧家乐。为保护草原,景点建设之初提出三条规定:不准在草原上架设电力线路,全部用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不能在草原核心区修路,全部利用原有道路;设置垃圾储运点,防止旅游垃圾破坏草原。
去年8月3日,额尔敦朝鲁投资17万元开办的“牧人之家”正式开业。“做一天蒙古人”特色旅游项目吸引游客纷至沓来。“亲手采来的新鲜白蘑、黄花、蕨菜、野生木耳洗洗就下锅,吃的就是这个原汁原味!”游客邢国树一家看重景点食品的绿色天然,更看重这里厚重的餐饮文化。从挤奶、熬奶茶到做奶豆腐,从杀羊、煮手扒肉再到烤全羊,整个体验过程让全家人大开眼界。额尔敦朝鲁算了一笔账:1只90斤的肉羊,销售到市场卖1000多元,做成烤全羊就能多卖1000多元。去年整个旅游季下来,他的牧家乐纯收入10万元以上。
“不能让游客吃完一顿饭就走,要让更多的旅游项目留住客人。”住蒙古包、观赏蒙古舞、穿蒙古袍、学蒙语、吃蒙餐、练骑射……“做一天蒙古人”的内容越来越丰富。
额尔敦朝鲁还有新打算:下一步,新增骑马、乘驼、坐勒勒车游草原项目;举办赛马、摔跤、叼羊、观赏蒙古族婚礼等活动;开个纪念品商店,出售蒙古袍、蒙古靴和微型勒勒车等特色商品,让更多游客了解蒙古族生活,也让草原文化真正变成财富。(记者 徐永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