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走转改大赛·现场】农牧民离不开的那道“橄榄绿”
 

  在巴彦淖尔市369公里边境线、3.3万多平方公里土地上,驻守着一支用情戍边、真心爱民的“橄榄绿”。

  他们深深扎根群众当中,用信念和忠诚筑起一道钢铁防线。他们是打击犯罪的下山虎,是情系群众的贴心人。这支队伍,就是默默驻守在乌拉特草原上的巴彦淖尔市公安边防支队。

  近年来,该支队以分布在草原上的2个边防大队和11个公安边防派出所为依托,深入实施爱民固边战略,推进草原110建设,创新边防管理水平,把平安和服务送到数万各族群众中间,用浓浓真情唱响了一曲爱民固边的和谐赞歌。

  真情爱民温暖一方百姓

  “过去,家里储备上一麻袋土豆,再腌上一大缸酸菜,从年初吃到年底。现在,派出所开通了直通车,不用出门也能吃上新鲜蔬菜了。”乌拉特后旗获各琦苏木巴拉乌拉嘎查牧民满都拉对“直通车”赞不绝口。

  满都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过去从自己家到最近的潮格温都尔镇有300多公里的路程,往返车票60块钱,班车2天一趟,买点东西得在镇里住2天,吃住就得开销300到400块钱,买少了不值,买多了路又太远。

  2011年6月,巴彦淖尔市边防支队基层官兵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这一现状以后,联合地方政府在边境地区率先推出了“爱民固边直通车”便民服务新举措,实行“定人、定车、定区、定点、定时”运行机制,为群众提供集中采购、上门送货服务。

  边防支队支队长何玉才说:“我们就是要在行动上选准服从服务于当地建设的结合点,全力维护边境一线的安全稳定,为地区建设营造平安和谐稳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目前,支队基层派出所共开通11辆“爱民固边直通车”,服务半径涉及边境地区7个苏木24个嘎查,覆盖3万余平方公里,分散居住在草原上的近千户牧民群众购物难、购物贵的问题得到解决。

  “直通车”开通以来,已累计出动1352辆次、行程21万余公里,服务群众9864户25265人次,运送生产生活资料价值102万余元,为群众节省开支约38万元,救助遇险群众85人,接送危急病人18人,帮助找回走失牲畜950余头只,协助有关部门代办工作70余次,帮助群众办理各类证件、手续等事务600多件。

  在巴音前达门苏木苏布日嘎查,牧民孟克曾经是个老上访户。如今,他不仅不上访了,还成为嘎查治安积极分子。

  孟克的思想转变源于巴音前达门派出所所长白永泉和民警们真心的帮助和付出。他的草场曾因修水库被占,补偿款几年没有着落。白永泉了解情况后,主动找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帮他拿到了8000多元补偿款;骑摩托车摔倒起不来,是派出所民警开车把他送回家的;他家草场的铁丝网被大水冲跑了,是民警冒雨帮他拽回来的。

  仅2013年,支队各基层派出所出警救助群众176起,慰问走访群众10万余人次,为困难群众送去慰问金20余万元,协调落实拖欠工资400多万元,推动有关部门界定有争议的草场9000亩。

  尽管“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支队基层派出所的干部、战士换了一茬又一茬,而炽热的爱民情怀却一代代地传递了下去。

  铁拳护边筑牢维稳屏障

  2013年5月26日15时许,乌拉特后旗哈特布其警务工作站驻站民警接到边防派出所指令:巴拉乌拉嘎查黑山附近发现几名疑似挖药材人员,请迅速出警排查。

  黑山位于边境一线南面20公里,附近人烟稀少,山丘遍布,搜寻工作只能徒步进行,民警们立即通知周边2名草原110报警点成员,分成2个组展开地毯式搜索,经过近3个多小时的艰苦搜寻,终于查获5名搂发菜人员。民警没收了他们的工具,并进行批评教育后将其全部遣返回原籍。

  近年来,经过连续几轮的生态移民,巴彦淖尔市边防辖区常住人口大量内迁。撤乡并镇后,边防辖区苏木镇由原来的11个减少到7个,基层政府行政管理半径扩大,公共服务供需矛盾凸显。随着矿山工业的发展,流动人口由年不足2万人增加到10多万人,矿山企业由3家增至38家,各类案件和矛盾纠纷呈多发态势。

  面对日益复杂的治安形势和管控难度逐年加大的实际,巴彦淖尔市公安边防支队通过调研论证,主动向巴彦淖尔市委市政府汇报,按照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原则,以草原110建设为基础,在边境地区交通要道、人员聚集区、矿山开采聚集地等,设立11处爱民固边警务工作站,使草原110报警点、警务室连点成线,辐射成片,形成集打击、防范、管理和服务于一体的实践平台,进而巩固了一线边防阵地。

  “我们这里四五十公里范围内就一户人家,丢了东西、遇到了火灾什么的,只能祈求运气好点别损失太多,现在有了警务工作站,越来越有安全感了。”

  乌拉特后旗获各琦苏木前达门嘎查牧民朝鲁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2013年10月的一天,外地人顺路牵走了他家的3只育肥羊。他当时虽然向派出所报了警,但心想派出所离他家这么远,恐怕等民警来了,嫌疑人早跑得无影无踪了。没料到10分钟后,民警就带着联防队员斯庆、巴特尔赶了过来,顺着车印侦查到嫌疑人可能上了公路,于是向两个方向的边防派出所通报情况,设卡堵截,2个小时后将嫌疑人抓获。

  事后,朝鲁主动向民警提出,他要当一名警务工作站联防队员。

  边境无小事,件件关乎稳定。

  2012年5月17日前后,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边防派出所连续接到报案,辖区居民20辆摩托车“不翼而飞”。案件侦办过程中,民警广泛发动治安积极分子,并对辖区内货运部、废品收购站进行排查、布控。民警通过群众举报的线索,历经60天将2名犯罪嫌疑人缉拿归案,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0万余元。

  仅2013年以来,巴彦淖尔市边防支队共立刑事案件33起,其中自侦自破8起,治安案件262起,查处率100%,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20起,堵截非法采挖、疯讨人员150余人,抓获网上逃犯2人。出动车辆360辆次、警力2200人次对口岸地区进行全天候巡逻堵卡,确保边境及口岸地区安全稳定。(记者 相恒义 郑学良 韩继旺 陈春燕)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那达慕赛马上的英...
那达慕上的激情博...
呼伦贝尔大草原美...
警民那达慕
绿化荒漠 美丽中国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风车”飞转
内蒙古举行第二届村道赛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