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和浩特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呼和浩特: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催生农民致富新途径
内蒙古新闻网  14-08-20 09:47 打印本页 来源: 呼和浩特日报  
 

  提起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和林县羊群沟乡圪洞坪村的村支书李炜赞不绝口,李炜带领村民们尝到了职业技能培训的甜头,课堂上学理论,地头里搞实践,村民们思想眼界开阔了,致富的渠道也更多了。

  李炜今年带领该村12位村民参加了呼市农业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举办的阳光工程所有内容的培训。聊起培训的作用和效果,李炜满怀激情、滔滔不绝。他说: “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法律法规,到设施蔬菜、马铃薯和玉米等作物种植技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用技术,可以说我们是期期不落。农民们最初似懂非懂,后来就听得认真记得详细,到最后意犹未尽,觉得没听够。下课讨论起来很有激情。”

  羊群沟乡圪洞坪村地处偏僻山区,信息闭塞。过去农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作模式不了解,出售粮食依靠二道贩,价格自己不能做主,上当受骗的事经常发生,辛苦忙碌了一年挣不了几个钱,有时还得赔。参加完此次培训后,他们主动联系当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寻找订单农业。随着人数的增加,专业合作社也开始积极联系和林县的龙头企业,帮助农民跑订单,出售马铃薯和肉羊等农畜产品,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也壮大了合作社的规模。农民们都认可这类实用培训。

  据呼市农业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主任李龙龙介绍,截至目前,该中心已经举办各类培训共19期,其中包括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阳光工程农民技能培训、基层动物防疫员培训和老区乡镇村干部培训等,培训人数达1195人次。培训内容包括农作物种植技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民在农村土地上创业致富等30多门课程,针对每期培训对象的需求进行设置,注重实用性,努力贴近农民的生产实际。

  该中心改变传统培训方法,将课堂培训和现场实践操作相结合。在土左旗基层动物防疫员培训班上,教授在课堂讲授相关内容后,统一组织学员现场对鸡、猪、羊进行采血和疫苗注射;在玉米宽覆膜高密度栽培技术及机具调试培训课堂上,教授结合农机具现场播种方式讲授,使学员们能够直观地学习玉米宽覆膜高密度栽培技术。同时,技术人员还为农民现场答疑解惑,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加强培训效果,呼市农业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还为农民学员增设了一项服务内容,凡参加考试并合格者均发放培训证书。无公害农产品内检员及检查员培训后对学员进行了统一考试,考试合格者获得农业部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检查员》证书和《内检员》证书。培训后,该中心还进行教学质量测评和回访调查。通过培训和互相交流,农民们对高效适宜的种养殖技术有了更深的了解。农村干部、农民和农技人员以及农村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逐步提高。

  对于今年最后一个季度的培训计划,市财政局副局长薛君维说:“我们会按照《呼和浩特市2014年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实施方案》,继续开展新农村建设培训、整村推进培训、老区乡镇村干部培训、农业种植高产创新技术培训等,培养一批符合现代农牧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民经营者队伍。各旗县区财政将选派干部参与上级财政部门的业务培训,积极支持本地区涉农部门的培训工作,积极配合市财政开展农村财务人员和农业职业技能培训。” (记者苗青通讯员刘剑虹)

[责任编辑 杨文娟 ]

那达慕赛马上的英...
那达慕上的激情博...
呼伦贝尔大草原美...
警民那达慕
绿化荒漠 美丽中国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风车”飞转
内蒙古举行第二届村道赛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