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时政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大型采访活动·访谈
 

  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空间广阔

  南方日报社编委、要闻编辑部主任郎国华

  南方日报传媒集团是全国省级党报的领跑者,《南方日报》和旗下的《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等媒体在全国的读者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作为旅游大省,南方日报社编委、要闻编辑部主任郎国华博士在采访中,谈到最多的是对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虽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但对内蒙古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郎国华还是津津乐道。大草原、大森林、边境旅游、俄罗斯风情游特色鲜明。郎国华说,这次采访中,在额尔古纳市室韦俄罗斯族冬妮娅家做客,感觉就像在邻居家大妈家中一样,亲切自然。各民族和谐相处的氛围和安宁的边疆,为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郎国华认为,内蒙古的旅游业也需要科学发展、转型升级。内蒙古118万平方公里,地域广大,类型多样,毗邻俄罗斯和蒙古国,人口也不多,旅游资源相较于只有18万平方公里、人口近亿的广东省,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优势。

  郎国华说,发展旅游业,首先要解放思想。只要思想解放了,就会有好的创意。比如在额尔古纳市采访中,了解到的推动之中的自驾出境到俄罗斯旅游,就是很好的旅游产品,这对国内自驾游的旅游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发展旅游业,首先要科学规划。内蒙古有纯天然、原生态的旅游资源,完全可以发展高端旅游产业,旅游业的后劲很足。像呼伦贝尔这样旅游资源富集的地区,需要提升整体品牌形象,加强软硬件建设,引进管理团队。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千万不能搞破坏式的开发,要给子孙后代留下碧水蓝天。(记者 李玉琢)

[责任编辑 赵静 ]

那达慕赛马上的英...
那达慕上的激情博...
呼伦贝尔大草原美...
警民那达慕
绿化荒漠 美丽中国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风车”飞转
内蒙古举行第二届村道赛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