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鄂尔多斯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我们要“抱团”打响农畜产品绿色品牌
内蒙古新闻网  14-08-25 15:59 打印本页 来源: 鄂尔多斯日报  
 

  “原来我们种的大米,主要是自家吃,剩余部分分给亲戚朋友,没有多少收入。现在我们无定河有机大米可是名声大得很,一斤市场上卖30元。而且,从种到收,最后到包装上市销售都由小梁牵头成立的‘乌审旗无定河社会化综合服务协会’统一负责。种稻户没什么后顾之忧。”乌审旗无定河镇无定河村村民说。

  村民口中的小梁,就是乌审旗无定河农牧业种养公司负责人梁小平。在梁小平的绿色水稻基地办公点——他家以前住的两口窑洞,我们见到了皮肤黝黑,两眼透着精明的梁小平。

  38岁的梁小平与我们谈起了他创业的经历。

  梁小平这个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16岁时,觉得一辈子当农民不会有什么出息。于是,那年他一人来到乌审旗嘎鲁图镇开始打工,期间开过摩的、农用四轮车,干过工地小工、搬运工……可以说,只要能挣钱,不管苦累,他都干。经过几年的辛苦,攒钱买了一辆装载机,开始给工地上推土方,挣的钱也多了。随着前几年房地产的火红,他又开始揽工程,组建包工队。那几年,房地产发展快,只要人缘好,工程很多,钱好挣。然而后来,房地产开始走下坡路,工程不好揽不说,好多的工程款也不好要。苦熬到2011年底,他回到了家乡无定河镇。“刚回来时,也没想搞种植。总觉得,在土地里刨撒,只能解决个温饱,根本挣不了大钱。”他说。针对于此,无定河镇的领导引导他:你有一定的经济基础,镇政府再帮助扶持你,搞特色种植一定有前途。从小生活在这里的梁小平,一经点拨,豁然开朗。他知道,无定河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有无污染的土地,有天然纯净的水源,地域温湿度非常适合一些特色农产品生长。而且,现在政府对发展现代特色种养殖业又有好多的扶持政策。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转型。

  2012年,无定河镇投入部分资金,将一块荒废多年的草甸子进行改造,并与梁小平合作,在这里示范种植有机大米。梁小平又以每亩100元的价格承包了村里1300亩荒地,建立了水稻、瓜果种植基地,种植水稻600亩,葡萄400亩,花果300亩,葡萄地套种西瓜,成为当地村民的“示范田”。

  在梁小平的稻田四周,有几个大水塘,水塘里三五成群的小螃蟹在悠闲的戏水。梁小平笑着说:“这是我们的稻田养蟹模式,也是我的水路绿色产业带。”他说,稻田养蟹一是可以提高收入,今年他投入6万元,调回3000斤蟹苗,秋天稻香蟹肥时,这些河蟹有40多万元的收入。二是螃蟹是“晴雨表”,只要施了化肥、打了农药,螃蟹就会中毒死亡,你的大米就不能称之为有机大米,也就不值30元一斤的价钱。“去年是刚开出的荒地,水稻每亩产量380斤,今年每亩产量估计能有700多斤。所有种植户大约能产100多万斤。

  前几天,我们已和一位湖北的客户谈了销售的事情。”梁小平说。发展林下经济,是梁小平发展绿色产业带的又一可利用空间,他不仅在葡萄园里套种了西瓜,而且利用林地养了500只虫草鸡、30多口猪。

  目前,梁小平已为自己的种养殖产业投入了700多万元。多年在生意场上的经验让梁小平明白,农民要想从土地上挣大钱,必须组团发展,规模经营。所以,今年,由他发起,联合无定河镇45个种养殖合作社和种养业大户,成立了“乌审旗无定河社会化综合服务协会”。协会是集联合性、专业性、综合服务性为一体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以种养殖产业设立了七个经营生产部。为会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社会化综合服务;组织会员进行农牧业及专业技术培训;为会员搞市场营销策划,品牌创建;培育和扶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经纪人队伍和健康农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下一步,我们协会要逐步打造自己的直销点,充分发挥协会的杠杆撬动作用,解决以前合作社规模小、零散经营、抵御市场风险差等问题。我们必须抱团发展,使农产品直接面对市场,减少农牧民在种产销过程中的成本。从各方面形成规模,拉动产业不断壮大,打响我们无定河农畜产品绿色品牌,增加村民收入。”梁小平充满信心。(尚铁兵 马利军)

[责任编辑 杨文娟 ]

那达慕赛马上的英...
那达慕上的激情博...
呼伦贝尔大草原美...
警民那达慕
绿化荒漠 美丽中国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风车”飞转
内蒙古举行第二届村道赛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