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之于城市,犹如血液之于身体。为了治交通拥堵的城市病,全区推进“公交都市”创建工作现场会于八月四日在呼市隆重召开,优化公交线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购置清洁能源车辆、延伸乡村公交线路等一系列利好消息传出……
汽车保有率高速增长,交通拥堵成为当下许多城市的顽疾。创建“公交都市”既能有效缓解拥堵,又符合绿色低碳生活标准,不失为一剂治堵良方。升级公交系统、增加营运车辆,加大场站枢纽等公共交通硬件投入首当其冲,但要使公交优先真正落到实处,“软件”也需硬起来。
经常乘坐公交的市民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有时等了半个多小时,一辆公交车才姗姗来迟,车上早已挤得密不透风,有时一路车又同时来两、三辆;有些公交司机开“斗气车”,强插猛拐乃至造成交通事故;还有的公交车停车不进站,甚至停在马路中央,乘客上下很危险;至于公交司机起步、刹车太急,导致车上乘客挤作一团乃至跌倒屡见不鲜。而乘客们不能有序排队上车,车一进站便蜂拥而上更是“中国式挤公交”的常态。凡此种种现象都影响了公交的畅通,使公交硬件投入的优势“缩水”。
由此可见,公交系统服务意识不强,管理滞后,公交司机职业素养不高,市民缺乏文明乘车习惯等“软件”因素都造成了公交优先“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因此,一方面公交企业要优化管理手段,不断提升公交服务水平和职工的职业素养;另一方面,广大市民要提高对公共交通的关切和认识,从我做起,遵守乘车秩序、爱护公交设施。只有软硬皆施,双管齐下,才能实现公共交通高效优先。(贾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