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又—批小朋友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从小学升入初中,从初中升入高中。面对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面对新课程、新知识、新教学。如何使孩子尽快适应新生活并从中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家长们要做的事情很多。

9月4日早晨,金桥小学的同学们排队走进校园。记者杨丽萍摄
小—生的姚战:与老师建立正向的关系
刚上一年级的小威开学没多久就说不要上学,因为老师好凶。妈妈想:“怎么会呢?小威不久前还说老师很温柔啊!”原来,班上有个小朋友,常常上课铃响了还不进教室,老师怎么提醒都没有用,只好用比较严肃的口气叫他进教室。小威看在眼里,好担心自己有一天也会被老师“凶”。
低年级小朋友最常说的就是“老师说”,这是因为在他们心目中,老师是非常重要的人。所以,与老师建立正向的关系是孩子的第一个挑战。
除此之外,还包括遵守上课规范,像上课说话、走动要举手,听到铃声就要进教室等。另外,开始学习独立处理事情,而不是凡事找老师帮忙,例如自己削铅笔。交朋友、做游戏,是小朋友发展友谊、学习社会化的重要桥梁,对“好朋友”的定义不应只有“愿意帮我做事的人”,还要增加上“我愿意帮忙的人”。有30多年教龄已退休的一位教师说。
那么,父母该怎么做呢?首先,家长要和孩子一起理清老师生气的原因,当孩子说老师很凶时,帮助孩子看到老师因“什么事”生气,而不是生“谁”的气。若孩子搞不清楚,鼓励他问老师,或由爸妈陪他一起问。同时,在家培养孩子生活自理及解决事情的能力,做简单的家务事。当孩子碰到问题时,先不急着给答案或介入,给他时间,让他有思考及从错中学习的机会。同时要培养孩子与同学相处的能力等。
小升初的挑战:结交新朋友
和林县二完小的凝凝同学,结束了近2个月的暑假,盼着快点儿开学。就要上初中了,我很激动,也盼着快点开学,就是有点儿小担心,开学后,新班级里我一个人也不认识,如果没人理我,我该怎么办啊?
呼市第十八中的冯老师表示,小学升入初中的孩子,人际交往的焦点逐渐从大人身上转移到同学身上,不但在乎同学的关系,也开始分男生团体和女生团体。因此,结交新朋友是他们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此外,还有学习内容加广加深的考验。适应各种老师,承担更多责任,随着团体、竞赛游戏的增多,如何与同学合作、适当表达自己想法以及了解同学的想法,这些都需要更多学习。
那么父母又该如何做呢?首先,担当孩子情绪支持的力量。孩子在学校难免会碰到不开心的事情,如果回家后能够安心的倾诉,不必担心被责骂,就是父母支持孩子的最佳动力。凡事起头难,孩子面对新环境的调适过程,父母应多些包容、引导及等待,让孩子有时间沉淀。其次,培养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能和不同老师相处,也是社会化学习的一部分。帮助孩子了解因为自己能力更强了,所以老师会给他们更有挑战的复杂任务。如果孩子有不适应的状况,陪他了解老师的想法及要求,鼓励孩子与老师沟通。还要鼓励孩子交新朋友。父母可以先谈谈自己如何结交新朋友,再引导孩子想一想:“我想先跟谁做朋友?怎么开始?”以及提升孩子的游戏能力及社交技能,例如能接受输赢、能等待、能合作等等。
高中生的挑战:学会处理人际关系
要。孩子重视同学的肯定,因此会担心不被接纳。对女生而言,小团体会让她们有归属感。因此,同学的人际关系是高年级学生的压力源之一。
此外,还要面对以下变化,与大人的关系。孩子对于大人的说法开始采取保留态度,不再唯命是从,有些孩子开始出现叛逆的现象。随着课业难度增加,父母可能会觉得孩子的分数退步了,以前随便也能考个90分,现在却不然。其实不是孩子退步,而是各科的难度增加很多。发现了孩子的身体慢慢开始出现变化,也开始重视自己的外表,尤其女生会比男生更早在意。
父母又该怎么做?首先,正视孩子已经开始进入前青春期。孩子的独立人格开始发展,有自己的想法。孩子的防卫心会让他们回避父母的善意,尤其当父母以威权的态度命令孩子时,更容易拉开亲子之间的距离。父母以尊重孩子意见的态度来沟通,孩子就不需要为反对而反对。其次,从倾听开始,成为孩子倾吐困扰的对象。无论是人际或学业困扰,孩子可能想抱怨、想了解事情原委,或需要解决问题的方法。不管他的需求为何,父母都要先倾听,才会知道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听的过程尽量不批判、不建议,孩子才会完整的说出前因后果。有时孩子倾吐后,自己会找到解决的方法。再就是要陪孩子了解这个时期的生理变化,鼓励孩子以坦然的态度面对身心变化,并学习关心、照顾自己。
对待重新编班,意味着孩子有机会学习不同环境的规则,学习跟不同的人相处。父母要相信孩子有潜能适应新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难免会遇到困难,只要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理解,愿意陪他一起解决问题,适应学校新生活将会事半功倍。(记者 杨丽萍 通讯员 李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