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赤峰市敖汉旗下洼镇河西村“契约化”约出和谐新风
内蒙古新闻网  14-09-12 15:35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一大早,敖汉旗下洼镇河西村刘伟学骑着摩托来到村南井房,他一边开动机器一边对要浇地的村民李金玉说:“撂下电话,我就往这赶,可不敢违反合同约定呀。”

  村党支部书记赵国臣说:“他说的合同,就是承包机电井的户和村里签订的一个约定,要做好服务。”笔者见到一份《承包变台的合同书》,合同上约定了承包有效期,变台及零部件维护责任主体等,最吸引眼球的是这样一条:“在承包期内,如出现故障要在2天内维修好,如不及时修复耽误各户浇地后果自负。”落款处郑重签着承包户和村民代表们的名字和手印。

  赵国臣介绍:“别小看后果自负四个字,一亩地浇一遍的最高收费标准、机器是否最大负荷运转等都做了详细规定。有问题的经过村民代表核实,浇地户就可以不给浇地费用。”

  近些年,针对农村还残存着“集体观念淡薄、富不思源忘本、婚丧嫁娶攀比、孝道亲情淡漠、赌博迷信抬头”等不正之风,该村把契约化管理办法引进村务管理之中,谁享受哪条、该尽什么义务,都有白纸黑字。所谓契约化管理,就是法律法规规定外,村民和村集体该享受的权益或者应尽的义务,用文字的形式约定下来,大家按照约定去执行。

  10多年前,由班子成员、村民代表讨论,经全体村民大会通过的《村规民约》23条,就成为全村“契约化管理”的总纲领。村民魏刚说:“不管年老的还是年轻的人,都把村规民约看成农民守则,经常看看,就记住了农民应该做点什么、不该做什么。所以村风、民风都特别好,这些年村里没有上访、偷盗现象,家和子孝,没有不赡养老人的。”

  为了推动《村规民约》的施行,该村制定出台了公益事业代偿金使用办法,就是将房屋土地超占承包费、机动地承包费集中起来作为“公益事业代偿金”,年终结算,对参加村里公共事务活动的村民按照“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原则进行奖励。

  逐渐地,该村又对低保户、新生儿优先承包机动地户应尽的义务也进行了“契约化管理”。村里187户低保户共同承诺:保证孝顺父母,不参加赌博、迷信活动,不信谣、不传谣。低保户张秀说:“我要是参加上述活动,撤销我的低保也没意见。”赵显明前年添了儿子,去年就优先承包到了15亩机动地,他和村里签订了一个契约,承诺不体罚孩子,不让孩子辍学,支持本村教育事业等条款。

  近两年,该村出现了红白理事服务、干部群众包街路卫生、地边路维护等管理办法,“契约化管理”体现延伸到了该村的每一个角落。赵国臣说,不是制定了合同、协议、约定就了事,我们也对有争议的契约进行跟踪调解,并将契约不断完善。对于村与村民、村民与村民之间的契约,村民刘学义说:“在我们的心里,这不是普通的一张纸,一旦签上名字,那就相当于法律了,谁不服也不行。”

  赵国臣说:“村里严格按照‘532’工作法开展村务活动,村务监督委员会定期查账,就是买一支油笔发生了一元钱的单据,也得‘两委’班子成员都签字才报销,所以村财务这块全体群众都放心。村里做啥决定都和大家商量,按照绝大多数村民意愿办。”

  退下来的村干部张绍文说:“现在村里发生的变化太大了,一份份契约让大家变得平等,互相信任,全体村民一门心思发展生产,实现了用发展来凝聚人心、人心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

  通过多年的‘契约化’管理,河西村实现了村民自我管理、互相管理,民情和谐、村风淳朴,同时营造了家家户户比致富的氛围。目前,全镇正在总结该村经验,要在全镇各村推广这种做法,为新农村建设创造坚实基础。(通讯员:孙宪利)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老有所乐
养殖双峰驼
感受别样的公主生活
书画庆国庆
治安检查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草原歌舞醉了俄罗斯
特色教育刮起民族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