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和浩特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呼市再建80个公共自行车站点!看你家附近有没?
内蒙古新闻网  14-09-16 09:57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2013年10月1日公共自行车首次在首府亮相,至今已经快一年时间了。一年间,120个站点5100辆橙色自行车成为了首府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但是,随着市民对公共自行车的需求越来越多,高峰期个别站点自行车不足、开发区公共自行车站点少等问题逐渐显现。2014年4月16日,公共自行车IC卡暂停办理,让许多还没来得及享受到其便利的市民感到很是遗憾。10月1日,随着公共自行车二期首批80个站点的即将面世,设立于金桥开发区等的新站点、大量的新自行车和继续开通办卡业务都会陆续和市民见面,它们会带给市民更多的便利。

  建在哪市民说了算

  呼和浩特市城环公共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经理宋翊华说:“去年120个站点投入使用后,我们在市民和使用者中进行了大量调查。今年首批建成的80个站点就是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选址的。应不少市民的要求,我们在金桥开发区、成吉思汗大街和回民区政府附近新增设了不少公共自行车站点。”

  新增的80个站点西至孔家营村村委会,南至呼和浩特市环卫局,北至成吉思汗大街,东至腾飞路,主要拓展区为金桥开发区,新华西街以及成吉思汗大街。由于新华东街两侧原有站点比较多,所以本次没有新增站点,而对于市民们比较关注的中山西路,则因为整个路段没有空地选址所以无法增设新站点。除此之外,其余现有站点都进行了加密。例如,内蒙古地矿院站点对面和人民路都设置了新站点,以缓解原有站点经常满储的状况。预计年底将新增210个公共自行车站点和5040辆自行车。

  租还车更加方便

  记者从呼和浩特市城环公共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了解到,目前二期首批80个站点的基础建设已经全部完成,进入设备安装和调试阶段,预计10月1日就可以运行。“其实这80个站点本来9月中旬就能安装调试完毕,但是由于8月底和9月初连续几场雨,我们的工期受到了影响,不得不推迟到10月1日才能完成。”呼和浩特市城环公共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经理宋翊华对记者说。

  宋翊华介绍,新的站点主要是对现有站点的加密,其中包括在金桥开发区和新华西街增设站点,还有对市中心和人口密集区的站点周围进行加密。该公司一位工作人员说:“这次我们在马路两侧都设置了站点,这样市民租车还车会更加方便。”

  金桥开发区新建16个站点

  9月12日,记者来到金桥开发区阿拉坦大街与金桥路(昭乌达路)的十字路口交会处,看到金桥开发区管委会附近有3名施工人员正在进行公共自行车锁桩的安装。施工人员介绍,这个站点是金桥开发区范围内新建站点中比较大的一个,共有50个锁桩。目前,基础建设和电力设置都已经完成,安装了锁桩后调试完毕即可使用。在距离这个站点向东大约500米的地方,还有一片涂了黄色油漆的地方,施工人员称这也是一个站点。随后,记者又在滨河北路和金桥路看到了涂着黄色油漆已经完成基础建设,等待安装锁桩的公共自行车站点。据了解,本次新建的80个站点中,有16个位于金桥开发区,为居住和工作在这里的市民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受到市民欢迎

  自从市区里有了公共自行车,家住金桥开发区滨河湾小区的李女士就挺“眼馋”,但是金桥开发区一直没有公共自行车的站点,她的“出门有车骑”的愿望一直没有实现。这两天,她看到金桥开发区管委会附近有施工人员正在建公共自行车的站点,这让她特别高兴。

  李女士对记者说:“金桥开发区距离市区比较远,为了方便,我购买了汽车,但是我发现不仅没方便,而且堵车心烦、开车费油、停车没地,耽误时间不说,也增加了家里的经济负担。于是,我又买了一辆自行车,虽然骑车有点累儿,就当锻炼身体了,就是出去停车总不放心,结果还是没骑3个月,因为小区内没有车棚,自行车被偷了,生了一肚子气。总盼望咱金桥开发区也赶快建上公共自行车站点,方便人们出行,也不用再担心丢自行车了。”

  采访中,不少家住金桥开发区的市民表示,对公共自行车站点“挺进”金桥开发区是举双手欢迎,这样让大家的出行方式又多了一种选择。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因为不愿意周末开车进入市区中心,他一般会选择乘坐公交车到呼伦贝尔南路皮革厂附近的公共自行车站点处,然后骑公共自行车进市区,存放也很方便,不用担心堵车。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老有所乐
养殖双峰驼
感受别样的公主生活
书画庆国庆
治安检查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草原歌舞醉了俄罗斯
特色教育刮起民族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