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草乱码、粪土乱堆、垃圾乱倒、牲畜乱跑等现象,是各地农村环境的陈年顽疾,以前的蓿亥图村也不例外。
从去年开始,一场以“整洁乡村、清洁家园”为主题的农村牧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在准格尔旗全面展开,越来越多的乡村告别“脏乱差”。
如今,当你走进准格尔旗的农村牧区,整洁优美的乡村大道,绿意盎然的阡陌田间,健身器材齐全的文化广场,丰富多样的宣传漫画……眼前诸多新鲜的元素,汇聚成一幅幅清新优美的“新农村”画卷。
记者了解到,为确保乡风文明大行动的科学、协调推进,准格尔旗把开展乡风文明大行动与自治区实施的农村牧区公共服务“十个全覆盖”工程结合起来,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真正做到给百姓办事,让百姓开心。
软硬皆抓从村美到人美
环境是新农村牧区的“外衣”。为了打造一件美丽外衣,准格尔旗以嘎查村、乡镇镇区和公路沿线、矿区的环境为切入点,重点清理、整治农户房前屋后等区域环境卫生,以“街院净化、村庄绿化、庭院美化”为宗旨,努力改变农村牧区“脏乱差”现象。随后,一系列整治方案、整治标准,奖励补贴办法及实施细则陆续出台。
截至目前,准格尔旗各苏木乡镇、街道,共计清运垃圾50余万吨;清理破旧房屋、牲畜棚圈、残垣断壁788处;整修、新建公共厕所63个;新建垃圾填埋场22处;配备垃圾箱2336个;新建垃圾池83处,一系列的整治举措、镇区、公路沿线等重点区域环境卫生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乡风文明,否则就是无源之水,难以持久。准格尔旗通过加强精神文化阵地建设,开展文化活动,建设乡村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卫生室、社区服务中心和夕阳红幸福院,来满足广大群众生活和精神上的需求,让文化阵地真正成为农牧民的文化乐园。
此外,在嘎查村逐步推广制定村规民约,自去年运行以来,效果明显。薛家湾镇制定的村规民约“三字经”,内容贴近农村生活,对传播新风正气起到推动作用。同时,针对各种不良习俗,各嘎查村成立村民自治组织,成立于2012年的白大路村“红白理事会”就是一个亮点。
自运行以来,该理事会举办红白事业30余次,为村民节省费用30余万元。在乡风大行动中,借鉴白大路村红白理事会成功经验,准格尔旗在全旗范围推广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妇女禁赌禁毒会等自治组织。
丰富文化生活打造农牧区文化圈
在鄂尔多斯市开展的“爱我家乡文明行,乡风文明大行动”背景下,准格尔旗的农村牧区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记者了解到,鄂尔多斯市、旗两级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党委副书记主抓,宣传部、文明办具体抓,相关部门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旗区与苏木乡镇党政“一把手”签订目标责任状,强化目标考核,落实乡镇主体责任。
今年,鄂尔多斯市财政设立了以奖代投专项资金,各旗区共列支3530万元、捆绑、吸引涉农项目资金和社会投入约20亿元,全部用于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坚持以文化人,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在49个苏木乡镇、739个嘎查村全部建立高标准的综合文化站、文化室,建成草原书屋765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支中心和服务点45个,形成了“农村2公里文化圈”和“牧区10公里文化圈”。借助“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活动,以各地农村戏台、舞台、广场为阵地,运用三句半、山曲、二人台、漫瀚调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唱道德、赞好人、传文明,让农民群众乐起来、美起来,充实起来。
在深化群众创建活动方面,深化“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由嘎查村两委组织实施,一年评选一次,户与户之间兴起了“追星、比星、创星”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