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国道穿起一串“珍珠”
304国道南北向贯穿通辽市全境,这条路和其他国道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它,在通辽市的文化布局中,却担起了特殊的使命。
2014年,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中提出的“要把我区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的发展定位在通辽市已经家喻户晓。
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提出,要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作为科尔沁文化的发祥地和传承地,守着还算丰厚的旅游家底儿,通辽市的文化思考也进入了“深水区”。
发展旅游业的方案一个个被提出来,又被一个个否决。通辽市有3处国家4A级景区,可以花大力气将这3处景区全部打造成国家5A级。打造重点,示范带头,一枝独秀,这当然是个办法。但是,即便如此,通辽市的大多数旅游资源还处于待开发状态,整体实力不会有太大变化。
“去吴刚山旅游区怎么走?”“距离304国道20公里。”“去东湖旅游区怎么走?”“就在304国道边儿上。”
……
在无数次对文化家底的考量中,304国道进入了通辽市决策者的视线。
通辽市的文化旅游出现了一条线:打造以304国道为轴心,集城市景观、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实景体验为一体的500公里科尔沁文化旅游景观大道。发挥这条主线的文化旅游资源集成效应和整合优势,以此来牵动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散落的是珍珠,串到一起就是一条美丽的项链。
“科尔沁500公里文化旅游景观大道”路线图绘制出来了。这张图直观地标示出304国道沿线的旅游景点。景区景点共有78个,距离304国道基本上都是几十公里之内。这条国道,在景区间穿过,连缀着景区,绵延着文化。
“一条500公里的主线,景区距离主线都在几十公里距离,这是自驾游和房车游最好的设计!”旅游专家、北京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院院长、高级规划师杨小兰如此评价。
经过科学规划,一场以304国道为轴心的旅游景区建设战役在通辽市打响了——
科尔沁马城景区,要尽快完成主体楼封顶、外部装修和绿化工程,赛道、停车场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大青沟旅游区,要完成博物馆展厅展品布展和休闲广场、购物一条街、停车场等设施的改造,达到上报国家5A级的标准;孝庄园旅游区,要进一步完善充实达尔罕亲王府内部陈列布展,启动项目二期嘎达梅林纪念馆主体建设;库伦三大寺旅游区,要加快完善景区游步道、停车场建设和景区绿化工程,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塔敏查干沙漠银沙湾景区,要按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加快实施主服务区和沙漠越野区建设……
景区建设进度在不断推进。通辽市在旅游景区建设上并未采取一拥而上的办法,而是先确定了建设十大景区的目标。这十大景区要么基础较好,要么知名度较高,打造完善也相对容易,更容易尽快达到升级提质的效果。
银沙湾旅游区、珠日河旅游区、誉泉山庄旅游区、莫力庙旅游区、可汗山旅游区、笔克·那达慕风情园等景区建设情况不断地报到市里。
与此同时,围绕304国道景观大道,《科尔沁500公里文化旅游景观大道总体规划》、“自驾游和房车游基地建设可研报告”也已经开始编制。
通辽市的旅游定了布局,整体看气势不弱,规划上在全区也属首创。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