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足球重燃希望记者叶青摄影
包头足球将实现华丽转身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召开了“内蒙古作为全国第一个足球改革试点省区”的电视电话会议,涉及“加大资金投入,为足球改革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大力发展校园足球,努力为国家培养足球后备人才”等多个重点内容,让不少鹿城足球人看到了新希望。
对于深爱着足球运动的包头市足球协会秘书长姚志强来说,有了中央及自治区发展足球事业的重要指示精神,内蒙古拥有一支高水平的专业足球队指日可待。
而他们目前要做的就是,在增强青少年足球教练员能力、培养高水平足球后备人才的同时,要整合全市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实现包头业余足球的华丽转身。
校园足球燃起新希望
多数人都认为,要想发展足球运动,必须“从娃娃抓起”。作为一座二线城市,包头的足球运动似乎并不像骑马、射箭那么远近闻名。
“足球教练以前都是搞田径的,对于足球这项运动基本能够掌握个大概,但是其中的精华部分却难以掌控。换句话说,没有专业的教练进行专业教育,没有对团队协作、战术打法等进行系统的学习,孩子们学到的只是皮毛,难成气候。”谈及包头青少年足球运动,一位资深球迷曾这样告诉记者。
的确,目前,青少年足球教育资源明显欠缺,首先就是教练员能力。其次,在此前接受采访中,姚志强还提到一个现象,那就是,在包头,小学足球普及得相对较好,很多小学都有自己的学校足球队,可是到了初中、高中,只有极少数传统强校还在坚持开展足球运动。
为此,姚志强表示:“足球运动是项长期坚持的运动,在长期中积累经验、提升技能。学生时代出现多年的‘断层’,对于培养高水平足球运动员、高技能人才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不容小觑。”
一面是教练员队伍,一面是运动员本身,面对青少年足球发展瓶颈,在此次试点中,自治区明确提出,将深入推进足球改革发展,健全组织体系,加强对足球改革发展工作的领导、培养足球专业人才等等。足球改革试点中一系列措施,对于包头市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发展来说,这无疑就是一剂强心药,人们期待,通过培养高水平足球人才、加大资金投入,从而带给青少年足球运动真正的改变。
尽管包头市青少年足球面临着很多问题,但是记者在采访中还是能看到青少年足球在逆境中成长。
据了解,早在2012年,包头市便获得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计划执行委员会批准,成为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城市。而且近年来,包头市校园足球得到充足发展,不仅涌现出包钢一中、包四中、沙河镇一小等一批优秀足球队,而且在昆区、青山区、东河区、九原区、稀土高新区和远郊旗县区,每年都至少举行一次中小学足球比赛。
这与活跃在校园之外的一些致力于发展青少年足球的一些俱乐部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征战中超的内蒙古第一人,退役后创办健将足球俱乐部的赵健就是其中之一。
采访中,谈及青少年足球,赵健曾表示,“青少年足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名球员在青少年时期没有打好基础,长大后肯定踢不出来。内蒙古其实有很多孩子是踢球的好苗子,只不过内蒙古缺少足球土壤,所以很多人才没有能开发出来。”
如今,内蒙古作为全国第一个足球改革试点省区,当前要做好九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中,关于“大力发展校园足球,努力为国家培养足球后备人才”被提上议程,这无疑也让赵健看到了青少年足球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