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好看了,事好办了;调研多了、会议少了;效率高了、干劲足了;作风变了、人心暖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西苏旗自上而下为民、务实、清廉的新风吹遍了苏尼特草原。
“作风转变的关键点在哪里?在领导、在党员、在干部。只有我们的作风真正转变了,宗旨意识真正增强了,整个干部队伍的风气就会得到根本转变。”西苏旗旗委书记佈仁说。为切实转变作风,该旗针对干部“慵、懒、散、奢、拖”的问题,制定了改进工作作风规章制度。旗委班子成员每年下基层天数不少于60天;由旗纪委监察局牵头,相关部门参与,采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党政机关干部职工迟到早退、擅离职守、无故旷工和“吃空饷”以及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等问题进行专项治理。治理中,对1名村支部书记违反财经纪律问题给予了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对涉及到朱日和搬迁基地的14名包扶单位主要领导进行了诫勉谈话;对超职数配备的1名正科级领导干部、17名副科级领导干部,将通过转任、免职等措施逐步消化。
自中央八项规定、自治区党委28项具体规定和盟委、行署关于作风建设的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定实施以来,该旗公务接待超支、超规模、铺张浪费等不良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今年1—8月,全旗“三公经费”下降了33%;因公出国(境)“零支出”;清理超标办公用房8900平方米;公务用车严格按规定执行,已清退借用企业车辆2辆,封存超标车辆7台,越野车全部由旗机关事务管理局统一管理,主要用于下乡调研、抗灾救灾。下一步,还将继续加大对公车私用的查处力度,旗纪委监察局对所有的公务用车张贴公务用车标识,进一步规范公务用车行为,接受社会监督;全旗性会议同比下降23%,参会人数同比下降35%,会议总天数同比下降29%;旗委制发文件同比下降30%,旗政府制发文件同比下降26%,旗直部门上报党委、政府简报数分别减少21%和30%。
窗口单位直接面向基层群众,是改进作风、优化服务的前沿阵地和检验改进成果的一面“镜子”。去年以来,该旗在全旗范围内开展了整顿工作作风专项行动,启动实施了窗口单位服务效能、工作作风专项整治活动,由一名旗委常委牵头负责,全面清查各窗口服务单位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并对旗住建局的1名违规人员作出了责令退出窗口岗位的处理。随着第二环节活动的结束,效果令人振奋。截至目前,全旗各个层面共征求意见建议2411条,梳理出了529个问题,已集中解决了涉及城镇供热、排污、流浪狗、朱日和训练基地牧民搬迁等问题345个;并积极开展党员干部“一对一”帮扶贫困户“爱心接力”活动,先后有300多名党员干部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办好事500余件;共落实各项扶贫资金达1.1个亿;新增就业岗位7013个,安置城镇各类人员1201人;其余184个问题,经5次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后整合为166个问题。每个问题全部明确由旗处级领导牵头,对需要立行立改的问题列出清单,建立台账,并实行销号制度,解决一个销号一个,其中,涉及办事大厅流程不科学、部分窗口单位服务质量不高、校园周边道路安全、缺乏蒙文学习材料等的101个问题已整改销号,使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得到了及时有效解决。同时,还以制度建设推动问题整改的常态化、长效化。全旗各参学单位在抓好问题整改的同时,积极做好制度的废、改、立工作,到目前,已废除制度79个,建立新制度198个。
“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永远在路上。”佈仁说:“今后,我旗将扎实做好教育实践活动后一阶段工作,并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从严抓好整改落实、着力抓好建章立制、继续抓好班子自身建设,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早日让各族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驻站记者孙智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