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在甘其毛都口岸街头,你会看到这里楼房林立,饭店、宾馆、商铺、娱乐场所等城镇基础设施应有尽有,还有蒙古国商品特色店,不少商场挂有斯拉夫文的牌匾,形成口岸别样的景致。
据了解,乌拉特中旗近年来以口岸及加工园区为载体,不断加大口岸投资建设力度,目前已实现了道路、供水、供电、供热、通信、网络、有线电视“七通”,口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房地产开发建设面积约120多万平方米,建筑多呈俄蒙风格。先后成立了甘其毛都镇、口岸港务局、法院、公安分局、工商所、无线电台等机构,加强了对集镇社会事务和公用事业的管理,建成5190平方米的口岸学校,6个医疗网点,组建近百人的环卫队伍。口岸的快速发展,激活了边关交通运输、旅游观光、金融信息、商品零售、餐饮服务等一系列产业,互市贸易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贸易方式从一般易货贸易发展到以矿产资源进口为主的资源贸易,从事对外贸易的主体从边民互市贸易发展到40多家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和20000多从业人员参与的国际贸易,大企业主导口岸贸易和物流的局面已经初步形成。
到如今,一个规模渐大,效益凸显,独具特色,清洁、优美、舒适的口岸新镇已展现在中外客商眼前。
“几年前,我来这里时人少,风沙大,连个住的地方也不好找,现在变化太大了,生活条件好多了,特别是那些体现异国情调的建筑,使人感觉很新鲜!”前来考察投资项目的银川客商赵立青对记者说。
记者从乌拉特中旗港务管理局了解到,今年,该旗实施新建了集镇入口景观工程、垃圾污水处理厂、中心广场等多项工程,完成道路硬化面积58740平方米,平整绿化带24000平方米,种植各类植被、树木1.5万株,口岸街道面貌大为改观,城镇绿化率大幅提升。
边境小城甘其毛都,正以其玲珑小巧的身姿,自身的魅力优势,成为人们到乌拉特中旗观光购物的必游之地。
近年来,乌拉特中旗充分利用蒙古国丰富的资源优势,正在全面打造甘其毛都口岸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随着甘其毛都口岸的不断发展,在新丝绸之路发展中,甘其毛都口岸承担了对外开发开放的重要职能,已成为国际货物运输的枢纽。从2011年起已连续3年进出口贸易量突破1000万吨,今年截至8月底,进出口贸易量已突破800万吨,达839.47万吨。草原丝绸之路是蒙古草原地带沟通欧亚大陆的商贸大通道,是几千年来连接东西方经济贸易的大动脉,它的发展与繁荣在蒙元时期达到了顶峰。从包头北上经乌加河镇、乌不浪口到甘其毛都通往哈剌和林地区(原蒙古首都),再向西北经中亚纵向延伸,直至欧洲,这条通道是历史形成的3条草原丝绸之路主线中的重要支线,在盛唐时期被誉为“参天可汗道”,是通往回纥牙帐的交通要道和商贸通道。乌拉特中旗利用这条重要的贸易通道,计划在中蒙两国界线两侧毗邻接壤区域,建立符合两国边境地区实际情况、有特色的中蒙跨境经济合作区,通过跨境经济合作,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跨国界的有效配置和合理流动,实现中蒙双方国家、企业、民众合作共建、互利共赢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