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 巴依斯古楞 通讯员 程泽) 9月的锡林郭勒草原天高云淡。驱车行驶至东乌珠穆沁旗满都宝拉格镇境内,要是没有看到“山金阿尔哈达矿业”几个大字,还真是感觉不到已身在矿区了。
牧民哈斯额尔敦正骑着摩托车在矿区附近放羊。他感慨地说:“以前是不敢来矿区放羊的,因为这里烟尘太大,草质也不好。现在不怕了,烟尘几乎没了,草质也好多了。今年这里的打草量并不比别处少,看来,矿区生态保护可不是一句空话啊!”
据了解,“山金阿尔哈达矿业”公司通过有效治理生态环境,使尾矿库边坡和塌陷区的复垦率达到85%、绿化率达到93%,彻底改变了“重开发,轻保护”“先破坏,后治理”的粗放型开发模式。这正是锡林郭勒盟大力实施矿山生态治理与生态恢复工程的一个真实写照。
锡林郭勒草原矿产资源丰富。但多年来因在矿产开发中忽视生态治理,导致被破坏的草原面积一度达到139.77平方公里。近年来,该盟高度重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尤其是今年以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重要指示以及自治区“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的要求,将2014年定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及恢复治理年。截至8月底,共投入资金2.7亿元,对城镇周边区、生态功能区、环境敏感区和重要公路、铁路沿线20平方公里的478处废弃采矿坑进行了治理,绿化面积达10.39平方公里。
在矿山治理工程中,该盟按照“谁开发、谁治理”的原则,坚持制度建设与监督并重,严格约束矿山企业开展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避免因开发而加剧环境遭到破坏。统计显示,目前,该盟已有540家矿山企业投入生态建设资金27.6亿元,治理矿山面积达到41.96平方公里。
走进西乌珠穆沁旗白音华海州露天煤矿有限公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的街道,园林般的建筑和层层绿色。据介绍,该公司先后实施了矿区文明生活小区、工业广场、生态公园等一系列亮点工程,把矿区建成了“一条街一个风格、一个路段一个景色、一块绿地一个造型”的绿化景观,呈现出一幅“矿在绿中、楼在林中、路在树中、人在园中”的美丽画卷。
“谁开发、谁治理”是硬性原则,但治理的力度大不大,还必需靠地方政府来监督。记者在西乌旗环保局监控室看到,在线监控平台正在密切监测粉尘污染。据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在线监控系统,可及时掌控矿山企业粉尘污染治理和采取措施情况,为执法部门提供科学数据。目前,该盟各地都已因地制宜地建立起监控机制,为矿山治理工程的有效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记者从锡盟国土资源局了解到,该盟在已取得成效的基础上,计划利用3年时间,共实施189项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工程,全面解决长期以来由于矿产开发所造成的环境破坏问题,形成开发、治理、恢复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