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和浩特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呼和浩特 :4704套公租房让中低收入家庭23756人受益
内蒙古新闻网  14-10-09 09:30 打印本页 来源: 呼和浩特日报  
 

  一次现场直播的摇号和一份通过媒体广为传播的公告,在国庆节前后牵动了很多市民的心,因为他们的安居梦有望随着这次公租房配租摇号而实现。

  赵宇青是首批申请公租房的市民,2012年,当她从社区了解到可以申请公租房后,第一时间就递出了申请材料。但去年在摇号中她没有中选,时隔一年,在今年的公租房摇号中,赵宇青终于心想事成,幸运地分到了心仪的新城区塔利公租房,让她兴奋得夜不能眠。

  日前,记者来到赵宇青家,看到一家人的欣喜心情溢于言表。赵宇青告诉记者,自己早年离异独自养育女儿、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低保和朋友救济勉强维持,目前一家三代借住在朋友家中。得知摇上公租房号后一家人特别开心,赵宇青把中选的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了躺在床上的老父亲,因为老人还从没住过楼房,而塔利公租房正好圆了老人的“楼房梦”,并且她家在10楼可以晒到充足的阳光,虽然楼层不低,但有电梯,遇到好天气她还能陪老人下楼转转。更让全家人高兴的是这么好的条件却不用负担高额的租金,新房子让赵宇青一家人的生活一下子豁亮起来。

  除了赵宇青即将入住的“塔利公租房”项目,此次摇号的还有“鸿盛工业园区公租房”项目和玉泉区“康居家园”项目,共计4494套房。目前,塔利公租房和鸿盛工业园区公租房还在进行内部装修等配套施工,康居家园已是非常成熟的公租房小区。

  白志芳和老伴儿是康居家园的第一批住户。第一次住高层住宅,过上有电梯的日子,让腿脚不太方便的老两口甭提有多高兴了。白志芳告诉记者:自己入住时家里已经做好了装修,地砖整洁一新,橱柜、煤气灶一应俱全,洗手间里的洁具也是全部装配好的。“我们只是稍微布置了一下就住进来了,不像以前租房子那么贵,这里便宜,而且小区绿化、物业管理等方面也很规范。”白志芳对记者说。

  据了解,两年来,通过新建、在商品房中配建3%,以及对直管公房进行改建等途径,截至今年8月,我市已建成公租房33975套,今年此次公租房摇号是我市继2013年之后的第二次摇号。此次摇号分配的房源是4704套,参加公开摇号申请的中低收入家庭为23756人。

  在我市,符合申请公租房标准的有三类人群,一是城市低收入困难家庭,二是新就业无房职工,三是在本市有稳定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据市住房保障中心党支部书记段智宏介绍,城市低收入困难家庭的申请条件有三,第一是家庭成员之一拥有本市户籍并且实际在本市居住;第二是无房;第三是申请人月收入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7倍,即月收入低于3010元。新就业无房职工的申请条件有五项,一是年满18周岁;二是拥有本市户籍;三是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四是无房;五是月收入低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7倍即3010元。而对于户籍不在我市的外来务工人员,也可以申请我市公租房,需要满足四条申请标准,一是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且拥有本市居住资格;二是在本市无房;三是月收入低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7倍即3010元;四是在呼市连续缴纳社保两年以上。

  对于赵宇青等申请公租房的居民来说,在他们心中,窗明几净的房间对生活的意义远远大于居住本身,随着公租房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想要有个家将不再是一个梦想。(崔小红)

[责任编辑 魏莉 ]

老有所乐
养殖双峰驼
感受别样的公主生活
书画庆国庆
治安检查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草原歌舞醉了俄罗斯
特色教育刮起民族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