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包头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包头土右旗:免费午餐托起孩子希望
内蒙古新闻网  14-10-11 11:25 打印本页 来源: 包头新闻网  
 

  “免费午餐”是包头市和土右旗两级人民政府为群众办的好事实事之一,从2013年4月7日开始,包头市土右旗各中小学校每天给住宿学生提供一份免费午餐,小学生每人每天5元标准、初中生每人每天6元标准。按照每学年200天计算,每个学生可享受超过1000元的费用减免。一年多的免费午餐吃下来,很多学生和家长都说:免费午餐变成了“幸福午餐”。

  科学配食谱老师当大厨

  5元钱怎么才能吃得营养健康?怎样才能做出每天荤素搭配的“两菜一汤”?记者在土右旗几所农村中心校的营养午餐食谱中发现了奥秘。学校食谱中不仅有四季适宜的蔬菜、肉菜搭配,而且对各食材能提供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等作了说明。

  海子中心校校长告诉记者:“别看这些菜谱都是些很土的乡村菜谱,但兼顾了科学营养和本地人的口味。”记者看到,菜谱中用豆腐和各种蔬菜烹炒的菜就有十几种,什么麻辣豆腐、豆腐三丁、肉炒豆腐、时蔬炒豆腐,都是既便宜又符合学生口味的菜。学校大厨告诉记者,因为土右旗农村的农民一年四季把土豆当成“当家菜”,所以他们便想方设法做各种“土豆菜”。此外,炖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因而每个星期让学生吃一次炖肉,是各学校食堂必不可少的“改善伙食菜”。

  在双龙中心校采访时,记者在学校食堂看到,几位技艺娴熟的厨师正在做饭,一打听才知道,几位“煮妇”竟然全是学校的老教师。当天的两菜一汤是豆腐炒黄瓜、过油肉土豆片、紫菜汤,端上桌的菜色香味俱全,说笑中的学生们吃得异常香甜。

  据包头市土右旗教育局工作人员介绍,学校食堂的厨师大多是从教学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师。为了给教学中注入新鲜血液,学校不得不让一些老教师退下来。可他们又不到退休年龄,于是很多老师便被安排到食堂当了厨师、食堂主管等。虽然他们每天被油熏烟呛,但因为觉得还能继续工作,工资拿得安心,所以他们都很乐意干。

  学生:学校的饭比家里的好吃

  “以前,在校外住校的学生很多,现在在外面住校的一个也没了!”说起“免费午餐”的功效,双龙中心校一位班主任深有感触。他有个父母离异的女学生,刚上小学时,因为营养不良,长得黑黑瘦瘦,弱不禁风。上体育课老师从不敢让她跑200米。因为跑到100米左右,她已经脸色铁青,嘴唇发白,一副要晕倒的样子。现在这个学生已经四年级了,因为在学校食堂吃得好,她的体质有了很大转变,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提高。

  “从学生每年的身体测评状况来看,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及跑跳等体育项目都有了明显提高,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免费午餐’让学生体质状况好转了。”土右旗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过去学校时常为学生“择校”流失而发愁,现在学校有好饭吃,有好老师教,所以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打工后,愿意让孩子待在当地学校。

  采访家长时,有家长乐呵呵地说:“学校没办‘免费午餐’前,娃娃中午要不得跑校,要不就是在学校外面吃一口,花钱多不说,还觉得吃不好。现在中午让他回家吃,他却时常不回去,说他妈做的饭不如学校食堂的好吃。政府给娃娃们办的这‘免费午餐’太好了,我看更应该叫‘幸福午餐’。”(首席记者李学工通讯员贾亮)

[责任编辑 魏莉 ]

老有所乐
养殖双峰驼
感受别样的公主生活
书画庆国庆
治安检查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草原歌舞醉了俄罗斯
特色教育刮起民族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