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敖汉旗下洼镇河西村后进村转化实现华丽转身
内蒙古新闻网  14-10-11 16:17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敖汉旗下洼镇河西村位于下洼镇政府所在地东4公里处,总面积8万亩,辖15个村民组、1214户、4600口人。该村地理位置优越,国道111线横贯东西。水源条件丰富,人均水浇地5.5亩。曾靠企业占地和集体发包耕地,集体经济年逾收入20万元以上,最多时累计达到70万元。由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河西村一度被誉为“敖汉第一村”。后因村委会换届,使部分素质差、私心重的人选进入了村委会班子,加上党组织书记责任心不强、能力弱,对村委会缺少有效监管,导致财务管理混乱,村级工作大幅滑坡,群众意见较大,2011年被确定为该旗相对后进村。该镇党委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采取加强班子建设、规范村务管理等措施,夯实了经济发展基础,该村后进村转化实现了华丽转身。

  加强班子建设。镇党委针对河西村党组织班子软弱涣散且村内无合适人选的情况,从镇机关干部中选派党性强、业务精、懂法纪的纪委副书记到该村兼任党组织书记。建立镇党委成员与村“两委”干部一对一帮联机制,定期谈心谈话,加强思想疏导,理顺“两委”关系,形成工作合力。完善干部学习考勤、“一诺双述双评”和村委会向党组织定期汇报等制度,加强跟踪监管,强化制度执行。加强对优秀青年的培养,每年至少纳新1名优秀青年党员。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根据年度考核推荐情况,定期更新、动态管理,并将群众基础好、公信力高、工作务实的村委会主任作为村党组织书记接班人重点培养,及时将其发展为党员,适时任命为村党组织书记。坚持“扶上马,送一程”,选派镇机关优秀后备干部驻村担任党建指导员,继续帮扶班子建设。

  规范村务管理。依托旗审计局包扶指导契机,派出由镇纪委与农经站组成的审计组入驻河西村,对村级财务进行全面清理,清理完后全部纳入镇农经站管理,实行“村财民理镇代管”。完善村内财务支出管理,实行主任审批、书记审计、民主理财小组审理、按月公开财务收支“四步”工作法,彻底打消了村民疑虑。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行村务重大事项“4321”工作法,对林改、土地发包、企业占地、低保评定、救灾款物发放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都严格按照“四议三公开两报告一契约”的程序决策执行。成立村务监委会,与村民一起监督财务支出和决策事项落实情况,全面打造“阳光村务”。

  夯实发展基础。一是明确发展思路。镇村两级党组织经过认真研究,确立了河西村“产业富村、工业强村、科技兴村、党建立村”的发展思路,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逐年细化发展目标和措施。种植业上主抓特色种植,养殖业上主抓肉羊、生猪养殖。二是优化组织设置。为保证各项产业的均衡发展,采取“1+3”模式,成立村党总支,下设种植业、养殖业、工业园区三个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种植业党支部负责玉米、黏高粱、药材、甜菜种植,重点培育10名能人党员,带动173户扩大种植;养殖业党支部负责肉羊、生猪养殖,重点培育15名能人党员,带动285户扩大养殖;工业园区党支部负责园区管理,使27名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实施村企共建。认真贯彻自治区“五个一”千村帮联行动要求,组织驻村企业敖汉旗浩源化工有限公司与河西村结对共建,通过经济发展联谋、活动阵地联建、党员活动联动,实现了互促共赢。企业提高原材料玉米芯收购价格,使玉米种植户亩均增收80元,并先后出资10万元帮助河西村修建群众文化活动室,救助单亲儿童2名、贫困大学生4名。村党组织帮助化解企地纠纷4件次。

  兴办惠民实事。集中整顿以来,积极争取国家项目和自筹资金,为群众打配机电井22眼,扩大水浇地面积6000亩;筹资27万元在叫来河修泄洪闸一处,实现井渠灌溉双保险。争取“一事一议”项目,修水泥路3公里、砂石路15公里,解决了村北6个村民组2300口人的出行难问题,并使全村各组主干路畅通无阻。为弱势群体提供救助,扶助9户五保户修建了砖石结构房屋;每年从集体经济中拿出一部分收益,为全体村民缴纳合作医疗款。(通讯员姚井东 朱振秀)

[责任编辑 魏佩 ]

老有所乐
养殖双峰驼
感受别样的公主生活
书画庆国庆
治安检查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草原歌舞醉了俄罗斯
特色教育刮起民族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