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霍林郭勒市按照自治区党委“8337”发展思路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坚持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不断延伸和完善资源型产业链条,在经济下行的不利因素下,积极应对复杂形势,全力构建北部铝工业新材料及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经济发展呈现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产业发展后劲十足的良好态势,为打造通辽北部经济“增长极”和向北开放“桥头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铸就了“霍林河模式”。
霍林河模式,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选择。该模式是霍市深入贯彻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8337”发展思路和市委四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的生动实践。他们在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形势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促进经济发展,铸就了“霍林河模式”。
霍林河模式,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生动实践。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霍市严格遵循客观规律,实行全方位开发开放,积极引进大项目好项目,让市场在所有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充分发挥作用,推动资源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效率最优化,让企业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间去发展经济、创造财富,加快推动了北部铝工业新材料、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霍林河模式,是为政府职能“动手术”,向政府服务要效能的生动实践。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实践证明,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就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促进共同富裕。在这条发展道路上,霍市以行动创造典范,政府的主动服务、简政放权、搭建平台,为更多项目落地生根、发展壮大营造了良好环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霍市以市委关于打造三大产业集群的战略构作为导向,在经济转型发展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产业发展后劲充足,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