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水泥路、喝上干净水、住上大瓦房、领上养老金……这样的变化正在内蒙古的许多嘎查村逐步成为现实。记者26日从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召开的十一届七次常委会暨专题协商会议上了解到,2014年全区计划在4327个嘎查村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至8月份已开工4050个,开工率达93.6%。目前,各项工作正紧张有序地推进。
今年,自治区政协将“十个全覆盖”工程列入2014年度协商工作计划,6—8月自治区政协经济委员会牵头组织调研组,深入5个市、12个旗县区、26个苏木乡镇、47个嘎查村进行调研,并走访了自治区相关部门,召开了13次座谈会。从调研情况看,全区各地区各部门都把“十个全覆盖”摆到了重要的工作日程,各项工程正在积极有序地推进,开局良好。
各地在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典型,如喀喇沁旗把“十个全覆盖”工程与正在建设的生态旅游区和设施农业产业化示范区相结合,改造农村危房3000户、改造校舍12所、硬化街巷351公里、建设7处安全饮水工程、29个卫生室、50个文化室、16个便民连锁超市,示范区内61个行政村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整体提高。
但是,各地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如部分旗县没有完成村镇布局和发展规划,部分盟市旗县反映地方财政困难,落实配套资金并及时到位有困难,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面临缺人管护、缺钱保障运营安全等问题,建议自治区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规划指导,加强政策支持,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探索建立工程管护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