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脚接地气赢得村民心
——乌海市推进农区“十个全覆盖”工程系列报道之五
再过几天,家住海南区巴音陶亥镇渡口村崔栓栓家的新房就要竣工了。说起自家的新房,崔栓栓美滋滋的:“活了70多岁了,眼看着人家都住进砖瓦房,可我家还见不着一块砖,房是土打房,有的地方都裂开了一指宽的缝,就连锅台都是土坯垒的、泥糊的。现在,党和政府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政府帮我们在搬迁集中区盖新房,还给补贴53500元,再加上镇干部的关心和支持,新房顺顺利利就盖起来了。70多岁能和老伴住上明亮宽敞的砖瓦房,还要感谢党和政府为咱老百姓着想呢。”崔栓栓的幸福生活是农区居民实现美好生活的一个缩影。在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中,巴音陶亥镇围绕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5月初开始要求全镇党员干部下到各村各户,对村民的家庭经济情况、住房情况、具体困难等进行了摸底调查,并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实施方案,明确了政策要求和目标责任。8月初,巴音陶亥镇“十个全覆盖”工程攻坚战全面打响,农区居民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就看到了“十个全覆盖”工程带给他们的实惠和生活上的变化。
加强宣传惠民政策深入人心
“十个全覆盖”工程是为农区居民幸福生活加码的工程。为了让惠民工程深入人心,早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初期,巴音陶亥镇采取在镇政府的电子屏上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在小广场和各村的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标语,制作宣传栏,并将各村“十个全覆盖”工程的任务、规划图等相关内容在各村公示的方式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让村民了解“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内容和给他们生活环境和条件带来的改善。对于在外地打工未回乡的农区居民,镇里采取发短信宣传或打电话告知的方式,让在外乡打工的农区居民也可及时了解到“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惠民政策。为了提高村民对“十个全覆盖”工程的知晓度,调动起村民参与“十个全覆盖”工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巴音陶亥镇党员干部和各村负责人到村中挨家挨户走访宣传,在走访中认真摸排,充分了解村民意愿,听取村民意见,确保将工作做到村民心中。村民都感受到了“十个全覆盖”给生活环境带来的变化,更感受到生活质量的显著改善。
包村到人做好“十个全覆盖”工程
早上7点多,巴音陶亥镇的党员和干部匆匆吃过早饭后,行进在包村的路上……包村干部要深入到各村现场查看“十个全覆盖”工程进度、听取村民的意见、解决工程中遇到的问题。
中午,包村干部仍在村里忙碌。午饭或在村民家吃,自掏腰包埋单;或带些面包,就着自带的凉白开或茶水就是一顿。晚上7点,大家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镇食堂吃上一口简单但热乎乎的晚饭,就感到特别享受。晚上8点,每日的工作例会又开始了。
采访中,巴音陶亥镇副镇长杨军告诉记者:“从8月份打响‘十个全覆盖’攻坚战至今,全镇党员干部拧成一股绳打好这场攻坚战,就是为了把‘十个全覆盖’这项福祉工程落实、落好。”
在打好“十个全覆盖”工程攻坚战过程中,巴音陶亥镇认真贯彻落实海南区提出的“大干3个月,做到年内基本完成‘十个全覆盖’工程,明年高标准实现危房改造、村容村貌整治、道路和街巷硬化任务,从根本上改善农区面貌,把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区委的关心送到广大农区居民心坎上”的目标任务,将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作为当前全镇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镇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副组长,其他领导及各站办所、各村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同时根据各村的村域面积、人口数量,为每个行政村下派了1到2名包村领导,为每个村民小组下派了1名包村干部,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
为了统筹推进各村工作,及时发现、解决“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镇里还实行每天例会制度,每晚8点,各包村的党员干部都要碰头,分别汇报一天工作的进展情况,共同协商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于次日整理上报到区委、区政府。
“十个全覆盖”工程为的是改善农区人居环境。为此,巴音陶亥镇将“十个全覆盖”工程与新农区建设、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现代农业发展紧密结合,从村大小、地理位置、产业基础、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统筹考虑新农区建设、村容村貌整治及扶贫攻坚等事项,分别为各行政村和涉农社区编制了总体布局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同时,在具体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针对每一项工程都制定了建设规划或实施方案,杜绝低水平和重复的建设,确保农区面貌真正实现质的变化,农区居民真正得实惠。身子沉下去,深入村中,深入村民中,了解民意……巴音陶亥镇党员干部两脚接地气的工作作风,赢得了村民的理解和配合,也为“十个全覆盖”工程和“十个全覆盖”提标提质工程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报记者王颖特约记者刘晓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