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深入开展党的教育实践活动 > 基层亮点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一份交由群众评判的答卷——写在呼和浩特市教育实践活动收官之际
内蒙古新闻网  14-10-17 11:29 打印本页 来源: 呼和浩特日报  
 

  一场自上而下历时9个月、覆盖9个旗县区1个开发区、98个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45个乡镇、31个街道、964个村、288个社区、5568个基层党组织,12万余名党员参加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这个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向300万青城人民交上了一份饱含深情并勇于担当、能够担当的民生答卷——

  将群众反映或自身出现的问题和领导责任联系起来,将查摆出的问题和具体部门对应起来,特别是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上手,陆续投入资金50多亿元解决包括打车难、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等12个久拖未决、社会影响大、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难点问题作为整改的重点;把包括对全市958个行政村进行村级财务审计、选派150余名“第一书记”驻村充实基层工作力量等举措在内的13个专项整治作为整改的具体抓手,呼和浩特市教育实践活动将整改贯穿始终,改出了诚意,改出了活力。

  态度决定成败,思路谋划格局。

  早在教育实践活动征求意见阶段,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那顺孟和就在主持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上有言在先:“欢迎大家对市委领导班子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畅所欲言提意见,要像习总书记在兰考调研时所讲,要提有‘辣味’的意见,提让市委‘脸红’的意见。”于是,放下负担的代表们没有客套、没有推让,言辞朴实、语句真切,“辣味”飘荡在会场间。

  深思细查,真正把“辣”的问题找出来;刀尖向内,敢于把“辣”的问题挖出来;直击要害,当面把“辣”的问题摆出来——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以上率下,同频共振。

  敞开大门群众提、对号入座自己找、沉到基层主动听、聚焦“四风”相互摆,经过对各方面征求到的116609条意见建议细致梳理,我市将“13项专项整治工作、12项久拖不决的问题攻坚、市委常委及副市长整改落实、市直属单位整改落实、办实事解难题长效机制”确定为我市教育实践活动“五大方案”力促整改落实。确定262项问题由市委各常委、各副市长主动认领,3553项问题由市各部委办局负责整改认领。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那顺孟和亲自主持召开专题会议,通过六轮聚焦,十五次专题会议,从与群众工作生活最紧迫的问题入手,最终梳理出包括“打车难”在内的12个久拖未决、社会影响大、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难点问题由市委书记、市长亲自上手进行解决——

  城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近300万人口让全市不足5600辆的出租车难以满足市民需求,“打车难”成为近年来困扰市民出行的堵心事;12万户居民未办理的房产证中,多半以上是2000年前所遗留,久拖办不下的房屋产权证困扰近40万市民;由于补偿、环境污染等问题引发村民越级上访的土左旗原沙尔营煤炭物流园区征地问题,涉及6个村、1330户村民的切身利益;城市快速发展,约有8万多失地农民需要办理社保,失地农民加入社会保障问题让人忧;受管网老化、锈蚀、跑冒滴漏严重等因素影响,部分小区供水不足成为迫切问题;自2003年石药集团入驻托县工业园区后,因排污被当地居民屡次举报,也被屡次责令停产整顿,然而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托克托工业园区环境污染问题刻不容缓;学校周边部分不合格食品的销售以及小饭桌管理不规范等,学校周边管理不到位问题引起家长反映强烈;1659个无专业化管理的老旧住宅小区年底前全部实行准务业管理,需要市里投入6000万元;近2万多人存在“断保”、“续保”问题,部分原国有企业转制后职工参保遗留问题亟需解决;8.2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困难困扰家长;受投入不足、人才短缺等因素制约,使乡镇、村社区卫生服务水平较低成为突出问题;全市1880家单位中,170多家建筑工地不同程度拖欠农民工资的问题引发上访,占到全市上访总量的近15%。12项久拖不决问题,个个涉及群众最切身利益,件件需要真金白银。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教育实践活动就要察实情、说实话、干实事、求实效,为民谋福祉。

  “我们的干部领国家之俸禄、行国家之权力,必须勇于担当、敢于涉险滩……这些骨头难啃,再难也得啃,不啃掉这些硬骨头,全市活动就名不副实、就会辜负老百姓的期盼。”这是那顺孟和在专题会上对各级干部提出的明确要求。

  方向确定,行动紧跟。

  ——坚持以上率下,不敷衍。盯紧“一把手”这个关键,推动各级领导干部责任担在先、行动走在先、样子放在先。那顺孟和与秦义同志亲自组织、亲自策划、亲自督查。市委先后召开15次专题会议,逐项研究解决,仅打车难问题,就先后召开了3次会议。

  ——坚持因案施策,不笼统。市委对这12个“硬骨头”逐个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方案。比如,在解决打车难问题上,主要采取“增车、调价、打黑”三管齐下的方法解决;房屋产权证久拖办不下来问题,主要采取“三会”审核程序,分批分期逐步解决,等等。

  ——坚持“销号”式推进,不松懈。市委在呼和浩特日报,就整改落实的目标任务、责任领导、责任部门、整改时限、整改进度等内容进行列表公示,对于限期内已经完成的事项,经过市委审定通过的予以销号,通不过的继续挂号、限期整改,直至挂号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坚持协调联动,不推诿对涉及面广、一个部门单位难以解决的问题,建立联动整改工作机制,由市委领导挂帅,统筹力量全力解决,确保不推诿、不扯皮、能落实。

  ——坚持督查通报,不遮掩。派出22个督导组,对整改情况进行严督实查,及时掌握进展情况,及时向市委汇报;市委组织部将整改落实情况纳入今年干部考核指标。市纪委专门派出工作组,进行明察暗访,对整治工作推而不进、措施不力、效果不明显的单位负责人约谈、问责。

  明责思责方能更好的履责尽责。

  ——已召开增加出租车听证会,进行了调整价格,对黑车进行了集中打击,在年内增加1000辆出租车正在购车、办理证照等工作,新增车辆将在年底投入运营;

  ——12万户居民房屋产权证问题已经审核103个项目,涉及住宅总面积约633.5225万平方米、5.494万户居民;

  ——8万失地农民社保问题已解决19613名,其他分三年投入10.5亿元解决;

  ——启动新建、改扩建27所中小学、新建37所公办幼儿园,投入资金达到35.6亿元,全市8.2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问题得到解决;

  ——所有中小学幼儿园配齐了法治副校长或辅导员,对学校周边100米范围内的占道经营、流动商贩等进行了整顿,清理各类食品摊点2700多处、占道摊贩3675处,对5000多个“小饭桌”进行了规范管理,查扣“黑校车”89辆;

  ——制定了《呼和浩特市城区供排水管网及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实施方案》,完成了315个用水困难老旧小区改造可研、招标等工作,目前已改造33个,解决了13000户居民吃水问题;

  ——制定了《呼和浩特市老旧住宅小区准物业管理实施办法》,投入6000多万元,对全市1659个无专业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实行准物业管理,目前已完成831个、1040.5万平方米;

  ——在市旗两级共同努力下,调整了1.3万亩建设用地,明晰了6个村的土地界线,土左旗原沙尔营煤炭物流园区征地村民上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托县工来园区环境污染问题得到全面治理园区内所有生物制药企业污水实现了循环利用,对企业存在的97项大气污染防治问题进行了限期整改,建成了日处理150吨的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对园区及周边固体废物进行分拣等处置;

  ——制定了实施原国有集体企业大龄下岗失业人员社会保险缴费救助意见,6700余人的保费缴纳困难得到妥善解决;

  ——新建社区服务中心7个、村卫生室403个,为各旗县区招聘235名医务工作者,培养50名乡村医生,投入56万元建立了乡村医生巡诊制度,率先启动名医工作室试点工作,使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三级医院的专家医疗服务;

  ——对全市1880家用工单位进行检查,清理拖欠工资14731万元、涉及农民工9387人,把9家拒不支付工资的单位移交公安机关处理。立案查处拖欠农民工资737件,结案626件、涉及31882万元。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老有所乐
养殖双峰驼
感受别样的公主生活
书画庆国庆
治安检查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草原歌舞醉了俄罗斯
特色教育刮起民族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