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关注民生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到2017年内蒙古要让266.6万贫困人口脱贫
内蒙古新闻网  14-10-18 11:04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原标题:到2017年我区要让266.6万贫困人口脱贫

  经国务院批准,从2014年起,每年10月17日为全国扶贫日,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工作,是全社会和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全国扶贫日前夕,记者就我区的扶贫工作进行了采访,并了解到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在2017年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我区266.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典型】

   乔屹基和他的东壕赖模式

  “告别土坯房,住进砖瓦房;告别轱辘井,喝上自来水;告别靠天收,用上滴灌浇;告别囊中羞,种上果菜园;东壕村现在生活真不赖……”这是乌兰察布市卓资县东壕赖村乡亲们自编自演的快板,真切地反映了卓资县富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大家走上致富路后的幸福生活。

  住在二期幸福院的居民刘粉粉今年64岁,她对自己目前的生活非常满意。33平方米的住房让她收拾得干净利索,屋内冰箱、洗衣机等家电设施一应俱全。当说到家庭收入时,刘粉粉高兴地告诉记者,她家的3个孩子都已成家,而且都在呼和浩特市有工作,现在家里只有她和老伴两个人,老伴在村里合作社上班,她给村里大队做饭,加上各种补贴、低保等,她家一年收入在五六万元左右。

  说起今天的幸福生活,村民们说这离不开东壕赖村支部书记乔屹基。2012年,按照整村扶贫项目“产业化移民新村”发展思路,东壕赖村14个自然村中的8个自然村的村民整体搬迁,取得了很好的带动作用。

  64岁的李恩叶大娘住在第一期幸福院,她告诉记者,村里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人,除了新农合,还有高龄补贴和低保,每人每年有4000元的补贴,“政策可好了,这好政策就得有好人来做。我们村有个好书记,真给人们办好事了!”

  乔屹基上任那年29岁,村里不少人反对他,认为他太年轻没经验,甚至有人去县委组织部反映。不信任的眼光,责难的言语,深深地刺痛了乔屹基的心。在村民大会上,乔屹基拍着胸口表态:“大家的心情我理解,请给我点时间让我干一把,有党的富民政策,我有信心带领你们增收致富。”

  乔屹基拿定了主意说干就干,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访老党员、老村干部;前后召集党员、村民会议18次;把自己近些年挣下的辛苦钱,全部投到了村里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自筹资金12万元,建成“两委”办公场所。

  几年来,村里新打机电井16眼、整修旧机电井2眼、安装变压器3台、修河坝2460米、扩大水浇地2100亩(人均增加2.6亩);修建通村水泥路18.3公里、通村砂石公路8公里、建沼气池76座。修建6600平方米的健身、娱乐广场;为村民安装了自来水,解决了人畜饮水难题。他还对村里的水利配套、土地整理、道路规划、生态保护、作物栽培,困难群体救助、贫困学生入学、村容村貌整治等一系列农牧业基础设施改造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进行了全方位定位和整体规划。

  “跟着乔书记好啊!在乔书记的带领下日子越过越好!”一位姚姓村民说道。老姚朴实的话语同时也代表了全村人的心声。

   【现状】

   全区有57个贫困县

  2011年,我区自主确定农区扶贫标准为农民人均纯收入2600元、牧区扶贫标准为牧民人均纯收入3100元,比国家的扶贫标准分别高300元和800元。全区贫困人口总数266.6万人,占全区农牧业人口的比重为20%。随着扶贫标准的提高,更多的贫困人口得到有效扶持。

  2012年,我区重新确定了31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旗县和26个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旗县。争取到兴安盟和乌兰察布市的8个旗县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划定了自治区七大连片特困地区为我区科学布局扶贫工作重点地区,鼓励重点县积极脱贫创造了条件。

  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自治区扶贫办副主任韩建刚告诉记者,在我区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容忽视。其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攻坚进程的深入推进,条件较好的贫困地区逐步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剩余贫困人口大多集中在更为偏远的边境地区、牧区和革命老区。这些地方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田草牧场退化,产业基础薄弱,扶持成本加大。贫困地区人均通电、通公路和通水费用分别是农区的40倍、30倍和4倍,扶贫攻坚的难度愈来愈大;其二,致贫既有自然、生态、资源、基础设施等环境因素,也有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经济因素,还有人口素质、市场风险、体制机制等因素。扶贫攻坚需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采取针对性措施。现有贫困嘎查村人均耕地不足5亩,水浇地不足1亩,西部牧区贫困嘎查草牧场面积人均不足200亩,贫困人口中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下的占贫困人口总数的60%。缺乏资金技术,不善经营管理,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劳动力转移就业困难,增收致富渠道狭窄,需要整合各方资源通力攻坚;其三,扶贫工作重点县占全区旗县总数的57%,而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全区的30.3%,重点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区的19.2%,可用财力有限。虽然近几年各级财政用于扶贫开发的投入逐年增加,但仍与我区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不相适应,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老有所乐
养殖双峰驼
感受别样的公主生活
书画庆国庆
治安检查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草原歌舞醉了俄罗斯
特色教育刮起民族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