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和浩特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呼和浩特:扶贫路上走来一群志愿者
 

  原标题:扶贫路上走来一群志愿者

  科技扶贫、农村医疗扶贫、教育扶贫、农村金融服务、困难群体救助……经过3年多扶贫探索路程,呼和浩特市社会扶贫工作促进会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在推进扶贫事业的征程中做了有益的探索。

  呼和浩特市社会扶贫工作促进会于2010年成立,随着扶贫项目的推进,陆续在呼市区建立起了63个乡镇“志愿者驿站”,15个项目学校“志愿者驿站”和4个地城市社区“志愿者驿站”。

  现有市、旗(县)驿站长期志愿者13人,乡镇、项目学校、社区驿站志愿者78人,参与项目的志愿者近2000人。初步形成了一个由市中心驿站,旗县驿站,乡镇、项目学校、社区驿站组成的三级志愿者管理和支持网络体系,为志愿者参与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一个平台,为社会组织开展社会扶贫项目提供了一个载体和支持体系。

  2012年8月起,呼和浩特市社会扶贫工作促进会开始在呼和浩特全面推广“常青义教”教育扶贫项目,目前已在4个县15所学校开展“常青义教”教育扶贫项目。该项目采取集中培训、定点帮扶、对口交流3种方式,先后招募支教志愿者320多人,志愿者支教服务时间23000多小时,直接受助教师1500多人,间接受助学生近20000多名。

  2013年初,呼和浩特市社会扶贫工作促进会确定科技扶贫点11个,以农村合作社为对象,以产业化发展为内容开展科技扶贫,吸引30多位志愿者参加了项目。

  内蒙古农科院志愿者孙国琴教授,在“三间房食用菌”项目实施的半年时间里,在项目点服务8次,电话联系36次。在“三圣太”项目点,定点科技志愿者累计到点开展培训和科技服务达38次,涉及农户270户820多人。在“义兴元”项目点,科技志愿者举办了科技培训班,走访两次以上的农户达到419户。

  呼和浩特市社会扶贫工作促进会还广泛联系爱心企业参与扶贫,近年来,累计获得捐资190万元,为边远贫困地区的小学生捐赠图书30余万元。2013年,“清源工程”项目为托县、土左旗5所学校安装了价值25万元的10台净水设备,改善了农村学校的饮用水环境。同时,组织5所大学的志愿者,在受助学校开展中小学生防灾、防险安全教育活动。

  与此同时,呼和浩特市社会扶贫工作促进会紧抓扶贫项目的推进,从2010年起,每年开展一次送医下乡活动,并免费赠送药品,对卫生院、村卫生室医生培训。2013年,该促进会又以赛罕区为试点,以支持设施农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社为对象开展农村金融服务,从农村信息平台开发、专业合作社培训和金融服务上给予支持。推动金融系统和武川、清水河的4个专业合作社达成信贷支持意向。(记者 彭婕)

  

[责任编辑 刘晓霞 ]

老有所乐
养殖双峰驼
感受别样的公主生活
书画庆国庆
治安检查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草原歌舞醉了俄罗斯
特色教育刮起民族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